VC
-
加密散户转型链上:区块链迁移趋势与未来展望
交易所面临VC币估值崩塌与做市商信任危机,币安强监管暴露行业结构性矛盾 空投经济异化为机构套利工具,Meme币崛起加速链上价值体系重构 Hyperliquid等链上协议通过代币经济创新打破”VC-交易所-散户”剥削闭环 BTCFi项目重复”高估值-上所-砸盘”模式,跨链桥赛道FDV普遍腰斩印证泡沫 链上合约交易量达CEX15%,用户向Solana等新兴生态迁移成不可逆趋势
-
以太坊VC遭遇EBOLA病症 区块链投资面临新挑战
文章探讨以太坊VC普遍存在的”EBOLA”病(EVM Bags Over Logic Affliction),即过度押注基础设施投资的结构性问题。大型VC因资金部署压力推高EVM项目估值,导致基础设施泡沫破裂风险。同时指出Solana生态凭借低启动成本、高资本效率正吸引更多应用开发者,尤其在DePIN和消费者应用领域表现突出。建议创业者应优先选择启动成本低的生态,避免过早融资;投资者需转向流动性策略,关注公开市场机会。最后强调应摆脱VC主导的基础设施叙事,聚焦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实际发展。
-
加密做市商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市场波动与流动性管理
转发原文标题《十问十答理清做市商“黑盒”:VC为何下场卷做市?项目方真的容易遭“背刺”?》 币安近期查封做市商引发行业关注,本文解密加密做市商运作内幕。目前市场活跃着Jump Trading、Wintermute等60余家做市商,分为主动型(操纵市场)和被动型(提供流动性)。主动做市商常通过清洗交易、拉高出货等手段收割散户,甚至背刺项目方,如Jump Crypto因操纵UST被罚1.23亿美元。做市商与项目方合作主要采用Token loan(借币)和月费模式,但存在监管缺失、追责困难等问题。当前VC纷纷自建做市团队,争夺开盘流动性红利,而做市商也通过投资绑定项目方利益。行业虚假交易占比超50%,需交易所、项目方、监管多方协同治理。
-
2024香港嘉年华区块链盛会全记录
本文从VC视角总结参会感悟,将当前区块链市场概括为”三个Ponzi”的meme阶段,指出比特币生态仍处混沌期,Depin和AI是海内外关注的两大落地赛道。作者分析VC与KOL的博弈关系,强调VC投后服务价值,并分享香港生活观察。最后反思行业会议变化,提出”在正确时间做正确事”的投资哲学。
-
区块链风险投资追踪器:实时监测与投资机会分析
30万+条数据揭示Web3融资现状:加密风投总额从2022年230亿美元峰值骤降至2024年60亿美元,呈现三大下滑原因——周期估值泡沫破裂、基金募资困难及资本转向AI领域。数据显示仅17%种子轮企业晋级A轮,C轮比例低至1%,反映代币流动性匮乏与后期融资困境。当前早期融资呈现金额扩大但集中度提升趋势,创始人需更注重业务实质。尽管行业面临挑战,底层设施成熟与创始人经验积累仍孕育新机遇,关键在于资本能否回归价值投资本质,陪伴优质项目成长。
-
两年制造近3000万代币 揭秘加密行业发币工厂的惊人内幕
加密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代币数量从2022年的340万激增至2025年的3900万,而开发者数量却持续下降。市场沦为“发币工厂”,VC、交易所、项目方合谋收割散户,财富效应失效。名人币、Meme币等投机行为盛行,作恶成本极低。行业反思声四起,矛头指向撸毛工作室、VC和交易所,但监管缺失和路径依赖导致变革困难。恐慌情绪蔓延,市场亟待出清与创新。
-
Echo推出Sonar新功能 能否打造合规ICO市场新标准
加密KOL Cobie创立的Echo平台推出公开代币销售工具Sonar,支持项目方自主配置合规化代币发行方案。该平台已促成30+项目融资1亿美元,首个项目Plasma将通过Sonar进行5000万美元代币销售。Sonar试图在合规框架下重现ICO热潮,提供多链支持与灵活销售模式,同时集成KYC和地域限制功能。随着Paradigm等顶级VC入驻,该模式或重塑加密项目早期融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