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ZK桥通过在A链上部署智能合约直接验证B链区块头及零知识证明,为跨链消息有效性提供了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相比之下,乐观桥(OP桥)则采用欺诈证明机制,只需一个可靠的挑战者即可确保跨链桥资金池的安全。
比特币主网由于技术限制无法直接部署ZK桥,但BitVM和欺诈证明的结合为乐观桥的实现提供了可能。Bitlayer和Citrea等团队采用了BitVM桥方案,通过预签名和通道机制的结合,在用户正式存款前就限定了资金处理流程,有效防止了跨链桥官方挪用用户资金的风险。
BitVM桥的核心是”垫付-报销”模式,由专门的Operator节点为用户垫付提款资金,再定期向公共存款地址申请报销。任何不实的报销申请都将面临挑战和惩罚。虽然理论上不存在安全问题,但该方案仍存在活性/可用性问题,且无法满足用户对资金独立性和反洗钱的需求。
针对这些局限,Bitlayer创新性地提出了OP-DLC桥接方案,在DLC通道基础上引入欺诈证明机制,有效防范预言机作恶。考虑到BitVM落地难度较大,DLC桥将率先成为比多签桥更安全的过渡方案。
导语:自去年铭文热潮以来,比特币生态呈现爆发式增长,短短半年内打着BTC Layer2旗号的项目已近百家。如今的比特币生态俨然成为以太坊、Cosmos、Celestia、CKB和原生比特币生态的”多民族大熔炉”,在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孕育着巨大风险。
许多项目在技术方案尚未公布的情况下就开始大肆炒作,更有甚者发明各种新名词来标榜自身优势。区块链浏览器Mempool创始人Monanaut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比特币Layer2仅依赖多签形式的提款桥,无法实现去信任的资产撤回机制,就不能称为真正的Layer2。Vitalik也曾强调,Layer2的安全保障至少应优于单纯的多签系统。
当前多数比特币L2的提款桥本质上都是多签桥,其安全模型建立在多数诚实假设基础上。这种依赖信用背书的方案已被证明存在诸多隐患,只有趋向信任最小化的资产托管方式才能经受长期考验。本文将深入解析Bitlayer和Citrea的BitVM桥方案,以及Bitlayer创新的OP-DLC桥,帮助读者理解跨链桥的风险与设计思路。
乐观桥:基于欺诈证明的桥接验证方案
跨链桥的核心功能是向目标链证明源链上确实发生了特定事件。传统多签桥依赖链下见证人监测资金流动,其安全模型与多签钱包类似,存在明显的信任缺陷。相比之下,基于欺诈证明的”乐观桥”和基于ZK的”ZK桥”提供了更高级别的安全保障。
ZK桥通过在目标链部署验证器合约,直接验证提款证明,完全摆脱了对链下见证人的依赖。例如,ETH-Polygon的ZK桥会在Polygon链上部署验证合约,由Relayer节点提交以太坊区块头及ZK Proof进行验证。整个过程只需信任智能合约和零知识证明技术本身。
乐观桥则采用不同的验证机制,保留见证人设置但引入欺诈证明和挑战窗口期。任何无效的跨链消息在窗口期内都可被挑战,只需一个诚实见证人就能确保系统安全。这种设计思路与Optimistic Rollup异曲同工。
目前比特币生态的技术限制使得ZK桥仅支持单向存款,提款方向只能依赖多签桥或乐观桥。BitVM的出现为比特币链上实现乐观桥提供了技术基础,其欺诈证明机制通过将复杂计算拆解为简单步骤,在比特币链上实现局部验证。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解析BitLayer和Citrea的BitVM桥方案,以及Bitlayer为弥补BitVM桥不足而设计的OP-DLC桥。
BitVM桥原理解析
BitVM桥的运作流程始于用户在Layer2生成提款声明,包含关键参数如销毁的映射BTC数量、手续费、收款地址等。Relayer节点将这些声明转发给Operator节点执行垫付操作。
Operator在申请报销时需提供比特币链上的垫付证明和Layer2的提款声明,通过Merkle Proof验证两者匹配。任何虚假声明都将面临挑战,BitVM2方案通过Lamport签名和预签名优化了挑战流程,将多轮交互简化为单轮非交互式挑战。
资金池管理是跨链桥的核心环节。BitVM桥采用类似闪电网络的通道思想,用户在存款前要求BitVM联盟预签名,确保资金只能用于Operator的合法报销。这种设计通过”verify by yourself”机制有效防止资金挪用。
虽然BitVM桥理论上安全无忧,但仍存在活性问题和资金池模式的局限性。为此,Bitlayer额外开发了OP-DLC桥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DLC:谨慎日志合约
DLC技术由MIT数字货币倡议提出,通过在比特币上实现轻量级智能合约,结合链下交互和预签名,创造出隐私保护的合约功能。以赌球为例,Alice和Bob可以预先设置所有可能结果的执行交易(CET),由预言机公布结果后触发相应分配。
DLC将多签参与方的信任转化为对预言机的信任,只要预言机不作恶,协议就能保持去信任。Bitlayer的OP-DLC桥在此基础上引入欺诈证明,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
OP-DLC桥:融合DLC通道与欺诈证明
OP-DLC桥的存款流程始于用户生成pre-fund交易,将资金锁定在用户与BitVM联盟控制的Taproot地址中。双方通过链下通讯生成正式的Fund交易和提款CET,确保资金只能按预定流程处理。
针对预言机可能作恶的风险,方案采用成熟的第三方预言机或质押机制,通过定期发布Commitment并接受挑战来确保诚实性。这种设计既保障了资金自主权,又避免了资金混同,为用户提供了更灵活的出入通道。
总结
BitVM桥采用”垫付-报销”模式和预签名机制,在理论上实现了高度安全性,但存在活性问题和资金池局限。OP-DLC桥通过融合DLC通道和欺诈证明,为用户提供了替代方案。在BitVM完全落地前,DLC桥凭借成熟的第三方预言机集成,将成为比多签桥更安全的过渡选择。
声明:
- 本文转载自[极客web3],著作权归属原作者[Faust & Nickqiao],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Gate Learn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