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ve V4 升级:探索统一流动性层的创新与优势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Aave即将推出V4协议升级,核心为”统一流动性层”(ULL),通过模块化设计整合跨链流动性管理。该功能扩展自V3的Portal概念,利用Chainlink的CCIP协议构建跨链流动性层(CCLL),实现多链资产动态分配。升级还包括动态利率、智能账户等新功能,预计2025年Q2完成。作为占据50%借贷市场份额的DeFi老牌协议,Aave计划通过V4服务10亿新用户。

编辑注:作为DeFi领域的先驱项目,Aave正在积极推进其V4协议的重大升级。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Aave V4将通过建立”统一流动性层”(ULL)来实现多链流动性的聚合,这将使不同网络的流动性能够在单一协议中无缝流通。

关于升级时间表,The Defiant曾报道Aave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启动V4协议的原型设计,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代码开发。今早,Aave创始人Stani Kulechov在社交媒体上不仅确认了这一计划,还暗示可能提前完成。他在回应社区提问时表示:”我确信这将在明年实现,甚至可能更快。”他还透露,V4上线后将同步启动Aave网络。

以下内容由Backlash开发者Madiha撰写的关于Aave V4核心升级”统一流动性层”的技术解析,经Odaily星球日报整理发布。

Aave V4 升级:探索统一流动性层的创新与优势

Aave V4最具突破性的创新在于”统一流动性层”的设计。这一功能实际上是对V3版本中Portal概念的深化和扩展。在V3中,Portal被设计为跨链操作的解决方案,但由于使用门槛较高,大多数用户并未充分理解其价值。让我们深入探讨Portal如何演进为更强大的”统一流动性层”。

Portal最初的设计理念是解决不同区块链间的资产流通问题。通过白名单桥接协议,用户可以在源链销毁aToken的同时,在目标链上即时铸造等量aToken。这种机制为跨链资产转移提供了便利。

Aave V4 升级:探索统一流动性层的创新与优势

举例来说,当用户Alice希望将10个aETH从以太坊转移到Arbitrum时,整个流程会这样运作:首先在目标链Arbitrum上铸造10个”暂时无基础资产支持”的aETH,这些代币会立即转入Alice在Arbitrum的地址。随后系统会批量处理桥接交易,将对应的10个ETH转移到Arbitrum网络。当资金到位后,桥接合约会将ETH注入Aave资金池,为先前铸造的aETH提供实际支持。

Aave V4 升级:探索统一流动性层的创新与优势

这种机制不仅支持简单的跨链转账,还能让用户直接在目标链上提取资产。比如当Optimism上的存款利率高于以太坊时,用户可以通过Portal将资金转移到Optimism以获得更高收益。虽然Portal使Aave V3实现了跨链流动性,但用户必须依赖第三方桥接协议进行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体验。

“统一流动性层”的引入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作为V4最重要的架构革新,它采用模块化设计来统一管理供应/借贷上限、利率、资产和激励等核心要素,各功能模块可以灵活调用这些流动性资源。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资本效率,还能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添加新功能模块,如隔离池或现实世界资产(RWA)支持。

Aave V4 升级:探索统一流动性层的创新与优势

在”统一流动性层”框架下,Aave计划利用Chainlink的跨链互操作协议(CCIP)构建”跨链流动性层”(CCLL),这将使借款人能够即时访问所有支持网络中的流动性。这一升级意味着Portal将进化为一个完整的跨链流动性协议,为Aave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创造可能。

除了”统一流动性层”,Aave V4还将引入多项创新功能,包括动态利率机制、流动性溢价机制、智能账户、动态风险参数配置,以及向非EVM生态的扩展。同时,Aave网络将以稳定币GHO和借贷协议为核心构建更完整的生态系统。

作为DeFi借贷市场的领军者,Aave及其分叉项目目前占据了约75%的市场份额。对于V4升级,项目方在提案中表达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这些改进将大幅推动Aave生态的普及,助力DeFi扩展到更广阔的用户群体,最终服务10亿潜在新用户。”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4334.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8月22日 下午1:38
下一篇 2025年8月22日

相关推荐

  • UIB:探索UTXO世界中的下一代圣杯技术

    UTXO同构绑定技术(UIB)是BTC生态发展中的关键创新,通过将非图灵完备的UTXO链资产映射到图灵完备的UTXO链,在保持原生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实现智能合约功能。该技术由Cell Studio创始人Cipher提出并实践于CKB网络,可连接整个UTXO生态,激活一层资产流动性,为BTC拓展提供了”原生性+安全性+拓展性”的完美平衡方案。UIB不仅适用于BTC生态,还可联结其他UTXO链资产,有望成为UTXO世界的通用中间层协议。

    2025年9月24日
    2000
  • MCP与AI Agent结合:探索人工智能应用新框架

    MCP协议革新AI与区块链交互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通过标准化接口解决AI工具调用碎片化问题,显著提升AI Agent与区块链工具(如智能合约、链下服务)的交互效率。其与加密AI Agent形成互补:MCP提供跨平台协议支持,AI Agent专注链上自动化执行,二者结合可强化DeFi实时数据分析、多Agent协作等场景应用。当前DeMCP、DARK等项目探索去中心化MCP网络,但普遍面临产品落地滞后、代币价值下跌等挑战。未来若突破技术整合瓶颈,MCP有望成为AI+区块链的核心基础设施。

    2025年7月25日
    6200
  • Swell Network:全面解析最具潜力的L2区块链技术

    介绍: Swell Network是一个非托管质押协议,致力于提供最佳的流动质押和再质押体验,简化DeFi访问并保障以太坊和再质押服务的未来。其L2预发行存款在28天内从零增长到超过10亿美元,成为按TVL计算的第六大L2。 什么是Swell? Swell的总锁仓量(TVL)已达21亿美元,其中52.65%存放在L2存款合约中。其L2采用AltLayer技术堆栈和Polygon CDK构建,利用EigenDA作为数据可用性层,并通过质押和再质押奖励提供本地收益。 Swell L2; 底层原理 Swell L2利用再质押Rollup技术,通过AltLayer的AVS堆栈实现去中心化验证和快速最终性。其原生燃气代币rswETH创造了一个正反馈飞轮,吸引更多用户和开发者,增强网络效应。 Swell费用捕获 Swell对swETH和rswETH收取10%的手续费,分配给节点运营商和财政部门。目前协议已累积超过100万美元的费用,未来有望进一步增长。 谁在Swell上进行建设? 多个知名DeFi项目计划部署在Swell L2上,包括Ion Protocol、Ambient Finance、Brahma Finance和Sturdy Finance。此外,Swell还与EigenLayer上的多个AVS建立了合作关系。 Swell的成长故事 Swell的增长始于2023年12月,随着EigenLayer对LST开放存款,其TVL迅速上升。目前,swETH是第二受欢迎的再质押LST,未来有望继续增长。 rswETH 风险 rswETH面临运营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智能合约风险。Swell通过与Gauntlet等合作管理风险,并接受多次审计以减轻智能合约风险。 结论和总结思考 Swell通过独特的架构和正反馈飞轮,成功捕获了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关键价值积累领域。其在L2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执行能力使其有望成为未来的领导者。

    2025年9月23日
    2300
  • MoonPay与Stripe竞逐Hyperliquid USDH稳定币发行权,争夺市场主导地位

    Hyperliquid计划推出USDH稳定币,Stripe的发行提案面临MoonPay、Agora、Rain等组成的联盟以及Paxos、Frax的竞争。反对者质疑Stripe存在利益冲突并缺乏经验,多家机构提出替代方案,承诺将收益回馈生态或社区,凸显稳定币领域竞争加剧与监管关注。

    2025年9月9日
    1100
  • Wisdomise是什么 区块链智能投资平台全面解析

    Wisdomise 是一个 AI 驱动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提供自动化交易工具、实时市场数据和战略指导。其核心功能包括 Coin Radar(整合社交情绪、技术指标和巨鲸动向分析)、AI 聊天机器人 Athena 和自动交易工具(Auto Trader)。平台由瑞士团队开发,获得 Chainlink、Polygon 等支持,并计划扩展至 DeFi、CeFi 和 TradFi 领域。代币 $WSDM 用于质押奖励、费用减免和专属服务访问,旨在推动财富创造的民主化。

    2025年8月25日
    32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