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21年初Clubhouse的盛况吗?那个疫情肆虐的冬天,这款语音社交应用几乎成了全民话题。凭借独特的音频聊天室模式,它迅速登顶各大应用商店榜首。当时仅限iPhone用户通过邀请码注册的机制,更是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抢购热潮,甚至出现了邀请函被高价转卖的现象。可惜好景不长,Clubhouse的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
转眼来到2024年,SocialFi领域似乎每周都在上演新的Clubhouse式狂欢。Friendtech和FantasyTop等新秀接连登场,虽然仍有一批忠实用户,但可持续性始终是个难解的谜题。Eugene Wei在《Status as a Service》中提出的社交网络三大支柱理论或许能给我们答案:社会资本积累、娱乐价值和实际效用。传统社交平台通过”工作量证明”建立地位体系,而Friendtech等SocialFi项目却用金融投机取代了真实价值创造。
Friendtech的兴衰轨迹颇具警示意义。去年10月其日活用户突破7万,如今却暴跌至400左右。问题出在哪里?早期用户通过购买高价密钥获得虚拟地位,看着资产翻倍确实令人兴奋,但缺乏实质性的使用场景。当价格泡沫破裂,这个建立在沙滩上的王国自然轰然倒塌。FantasyTop也难逃相似命运,从巅峰时期的过万日活跌至两三千,如今正试图转型为幻想体育平台挽回颓势。
这些案例暴露出SocialFi的通病:过度依赖金融激励。Axie Infinity和Stepn等项目的教训告诉我们,当金钱游戏难以为继,用户流失就在所难免。相比之下,Orb和Warpcast等去中心化平台虽然高举web3大旗,强调内容所有权,但对普通用户而言,这些概念远不如点赞互动来得实在。就像15岁少女刷社交媒体时,谁会真的在意自己是否”拥有”那些自拍呢?
要突破这个困局,SocialFi需要重新思考价值定位。不妨将注意力视为新型数字资产,通过代币化机制让点赞、关注变得稀缺而有价值。或者像Story Network那样,尝试将内容IP上链,让早期支持者分享创作红利。想象一下,当某个视频爆红网络时,那些最初点赞转发的用户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这种模式或将重塑创作者经济。
Web2时代的社交媒体巨头已经展示了成功的模板。Instagram从简单的照片分享应用,到引入Stories对抗Snapchat,再到推出Reels应对TikTok挑战,其进化史就是一部模仿创新的教科书。SocialFi要做的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思考如何用区块链技术增强现有体验。
更深层的变革可能来自价值分配机制的重构。当前社交平台90%以上的流量被头部1%的账号垄断,普通用户只是数据劳工。Web3社交网络有机会打破这种垄断,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分享自己创造的价值。就像Pudgy Penguins和Mr. Beast的成功所证明的,回馈社区才是积累社会资本的最佳策略。
或许未来的社交平台应该像OpenSea那样,成为注意力交易的集市。更激进的想法是让算法规则完全透明上链,把成名机制变成人人都能参与的游戏。当每个用户都清楚知道如何提升影响力时,内容创作将变成一场公平竞赛。
SocialFi的出路不在于制造更多金融泡沫,而在于创造真实的社会价值。就像特洛伊木马那样,当我们用有趣的社交体验吸引用户时,去中心化和数字所有权的理念自然会深入人心。FantasyTop等项目的尝试证明,从现有社交平台切入或许是最可行的路径。谁知道呢,也许下一个颠覆Meta的杀手级应用,就藏在某个开发者的代码里。
免责声明:
-
本文转载自[moonrockcapital],转发原标题《SocialFi 2.0:一举成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西蒙 和 格雷戈尔]。若对本次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他们会及时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Gate Learn 团队将文章翻译成其他语言。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