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在香港区块链峰会上发表了题为《Reaching the Limits of Protocol Design》的演讲,深入探讨了ZK-SNARKs技术在以太坊Danksharding路线图中的重要作用。演讲中,他特别强调了ASIC芯片在加速ZK证明生成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一观点与Scroll联合创始人张烨此前的看法不谋而合,张烨曾表示ZK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前景可能比在Web3领域更为广阔,特别是在可信计算、数据库验证、硬件验证、内容防伪以及zkML等方向都展现出巨大需求。
事实上,早在2022年,知名风投机构a16z和Paradigm就发布过专题报告,详细阐述了他们对ZK硬件加速领域的看好。Paradigm甚至大胆预测,未来ZK矿工的收入规模有望与比特币或以太坊矿工比肩。随着Scroll和Starknet等主流ZK Rollup项目的兴起,硬件加速概念在市场上持续升温,特别是随着Cysic等项目的即将上线,这一领域的关注度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
深入理解ZK证明系统的工作机制
要理解ZK证明系统的核心原理,可以从其工作流程入手。一个典型的ZK证明系统首先需要用户通过前端界面提交待证明的内容,系统会将这些内容转换为适合ZK处理的格式。随后,系统会使用特定的证明框架(如Halo2或Plonk等)生成ZK证明。这个过程可以细分为几个关键步骤:首先是问题设置阶段,确定需要证明的具体内容;接着进行算术化处理,将原始数学问题转化为逻辑门电路和多项式的形式。
在区块链领域广泛应用的zk-SNARK技术,其最大优势在于证明的简洁性。这种特性使得大量信息可以被压缩至几百个字节,大大降低了验证成本。这种不对称的设计——证明生成成本高而验证成本低——特别适合”单一证明者,多个验证者”的场景,这也是以太坊二层解决方案采用ZK技术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ZK证明生成过程中最耗时的两个计算任务是MSM(多标量乘法)和NTT(数论变换)。这两项任务往往占据了整个证明生成时间的80-95%,成为主要的性能瓶颈。MSM主要处理椭圆曲线上的运算,而NTT则用于加速多项式乘法运算。
硬件加速方案的选择与比较
在硬件加速领域,目前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GPU、FPGA和ASIC。GPU凭借其成熟的并行计算能力和丰富的开发工具,成为当前最易上手的解决方案。FPGA则以其出色的能效比和灵活性见长,虽然开发门槛较高,但在特定场景下能提供更好的性能表现。而ASIC作为终极解决方案,虽然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但能提供最优的性能和能效。
Cysic作为该领域的领先项目,采取了分阶段的发展策略:首先基于GPU开发SDK解决方案,同时整合全网GPU资源;随后利用FPGA的灵活性实现定制化加速;最终目标是自主研发ASIC芯片。目前,Cysic已经在FPGA加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SolarMSM和SolarNTT模块的性能表现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展望未来,随着ZK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硬件加速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Cysic计划推出的ZK Air和ZK Pro两款硬件产品,将分别面向普通用户和专业矿工,构建完整的ZK-DePIN网络生态系统。这一发展路径与早期的比特币挖矿产业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预示着ZK硬件加速可能成为下一个重要的区块链基础设施领域。
参考资料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