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公链Fantom近期重新成为行业焦点,这个曾被称为”以太坊杀手”的项目正在经历一场重大转型。去年十月,Fantom基金会就透露了Sonic升级计划,这项技术革新有望显著提升网络性能和扩展能力。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今年8月2日官方正式宣布将Fantom更名为Sonic Labs,并计划通过大规模激励计划吸引生态参与者。
更引人注目的是,8月14日Sonic Labs团队在社交媒体上宣布,DeFi领域知名人物Andre Cronje正式出任首席技术官。这位曾推动Fantom在2021年达到80亿美元TVL的行业领袖,将主导”Sonic Gateway”原生桥接技术的开发,这项技术将显著提升跨链资产转移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要理解这次转型的意义,我们需要回顾Fantom的发展历程。这个由计算机科学家Ahn Byung创立的L1区块链,最初旨在解决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难题。其基于DAG的aBFT共识机制Lachesis曾让Fantom在2019年推出EVM兼容的Opera主网后大放异彩,特别是在2020-2021年DeFi热潮中表现抢眼。
然而2022年Andre Cronje的暂时离开,加上Solana等新兴公链的竞争压力,使Fantom面临严峻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Sonic升级计划应运而生。这项升级将打造一个兼具L1性能和L2以太坊兼容性的混合网络,其核心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技术革新的三大支柱
首先是Fantom虚拟机(FVM)的引入。这个完全兼容EVM的新执行环境,通过优化引擎架构实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开发者可以无缝迁移现有智能合约,同时享受更快的执行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资源利用率。FVM还配备了完善的调试工具和安全检查机制,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友好的开发体验。
其次是Carmen数据存储方案的创新。这个方案通过智能存储策略将验证节点存储需求从2000GB降至300GB,归档节点需求从11TB以上降至1TB以下。这种动态数据管理不仅降低了节点运营成本,还提高了数据检索效率,特别适合DeFi等高频率数据访问场景。
最后是新代币经济模型的建立。Sonic代币(S)将以1:1比例取代FTM,初始供应量保持31.75亿不变。这个新代币不仅用于支付交易费用,还将通过质押、流动性挖矿等方式激励生态参与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计划在主网上线六个月后增发6%用于奖励早期支持者,之后每年增发15%用于生态发展。
除了技术升级,Fantom基金会还在去年12月成立了Sonic Labs孵化器,目前已支持351个涵盖DEX、社交协议、链游等多个领域的项目。据透露,团队拥有价值超过2.5亿美元的各类资产,按照当前支出水平可维持运营30年。
虽然Sonic主网要等到第四季度才会正式推出,但其2000TPS的处理能力和亚秒级性能已经展现出巨大潜力。在Layer2解决方案日益受到关注的当下,这次全面升级或许能为Fantom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