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深入分析Usual Money:警惕散户流动性蜜罐,锁定期4年的USD0++》
最近在研究Telegram API文档时,不得不吐槽其”俄式硬核”的文档风格确实让人有些头疼。在与朋友闲聊时,一个近期热度颇高的稳定币项目Usual Money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对稳定币领域保持长期关注的观察者,我立即对这个项目展开了调研,并发现了一些值得分享的见解。
Usual Money的机制与创新之处
在中文互联网上,关于Usual Money的PR软文已经陆续出现。这个项目的创始人Pierre Person的身份背景颇为有趣。这位1989年出生的法国前政治家曾在2017至2022年担任国民议会议员,作为马克龙的政治盟友,他参与过LGBT医疗和大麻合法化等法案的推动。在当前法国政治环境日益极端化的背景下,这位”白左精英”选择转型进入区块链领域,确实是个值得玩味的决定。
Usual Money作为一个稳定币协议,其核心机制包含三种代币:USD0稳定币、4年期债券凭证USD0++以及治理代币Usual。在当前稳定币赛道中,它属于收益型低波动理财产品凭证这一类别,与USDe等项目类似,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将生息抵押品的利润作为治理代币的价值支撑。
USD0采用100%准备金设计,目前主要接受Hashnote发行的USYC作为抵押资产。这种RWA资产主要投资于短期美国国债和隔夜逆回购债券,在保证低风险的同时为协议带来稳定收益。项目最大的创新点在于USD0++的设计,这个4年期的债券凭证实际上是一个流动性陷阱,用户必须锁定资金才能获得收益。
收益分配机制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是持续获得Usual代币奖励,另一种是锁定6个月后选择领取USD0或等值Usual代币。这种设计看似灵活,实则暗藏玄机。在美联储即将进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散户投资者可能面临收益率持续走低的困境。
项目参与者的利益博弈
深入分析Usual Money的生态构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参与方在这个系统中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VC和机构投资者显然最关注治理代币Usual的价值增长,而RWA发行方则看重这个协议带来的流动性解决方案。KOL们则被邀请分佣机制所吸引,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推广自己的邀请码。
对于资金雄厚的巨鲸用户来说,他们可以利用Parity Arbitrage Right(PAR)机制在DAO治理中获得话语权优势,必要时通过提前解锁部分USD0++来维护自身利益。而项目方则通过维持一定的贴现率来获取套利收益,这部分成本最终会转嫁给散户投资者。
相比之下,散户投资者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他们不仅需要承担4年锁定期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还要面对退出时的高额贴现成本。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RWA资产升值带来的收益将被Usual代币吸收,而散户却难以从中获益。这种设计不禁让人怀疑,Usual Money是否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流动性陷阱?对于资金量较小的投资者来说,或许直接配置少量Usual代币会是更明智的选择。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