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EigenDA: Revolutionizing Rollup Economics》
重新定义数据可用性
在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EigenDA已经成为重新质押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作为最大的AVS(主动验证服务),它已经吸引了364万枚ETH和7000万枚EIGEN的重新质押,总价值约91亿美元。这些资金来自245个运营商和12.7万个独特的质押钱包。面对市场上涌现的众多数据可用性平台,理解它们的差异、独特价值主张以及潜在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EigenDA的创新机制,并分析其在竞争格局中的定位。
数据可用性的核心作用
要理解EigenDA的创新之处,首先需要认识数据可用性(DA)在区块链架构中的关键地位。数据可用性确保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能访问验证交易和维护区块链完整性的必要数据。虽然这个概念在传统区块链架构中已经广为人知,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执行、共识和结算等核心功能都依赖于数据可用性。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数据可用性层成为扩展瓶颈的关键所在。2019年Optimistic Rollups的出现标志着Layer2解决方案的诞生,这些方案在链下执行交易,但仍依赖以太坊主网提供数据可用性保障。这种架构创新让人们意识到,通过专注于改善数据可用性层,可以进一步释放Layer2的潜力。
以太坊社区正在通过”Dank Sharding”方案解决数据可用性问题。EIP-4844作为该方案的第一阶段,引入了最大125KB的数据blob,使用KZG加密承诺确保数据完整性。自3月Dencun升级以来,以太坊网络已经处理了240万个blob,总计294GB数据,产生了超过1700ETH的费用。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区块目前限制为6个blob(总计750KB),这些数据约两个月后会自动删除。
当前以太坊网络对blob空间的需求持续高涨,每日多次达到容量上限。虽然目前每个blob的基本费用约为5美元,但这个价格与ETH市场行情密切相关。在ETH价格上涨期间,网络活动增加会推高blob空间需求。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需求激增,进一步降低数据可用性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EigenDA的创新架构
EigenDA的设计基于一个核心洞见:数据可用性不需要独立的共识机制。这种理念使其架构能够实现线性扩展,运营商的主要职责简化为数据存储。EigenDA系统由三个关键组件构成:运营商、分散器和检索器。
运营商运行EigenDA节点软件,在EigenLayer上注册并管理质押资金。与传统PoS网络不同,这些运营商不参与共识过程,而是专注于存储经过验证的数据块。数据验证通过KZG承诺实现,这种加密技术能够将数据与唯一代码绑定,并通过特殊密钥证明数据的原始性。
分散器作为EigenLabs提供的服务,在客户端、运营商和智能合约之间架起桥梁。它负责将数据进行里德-所罗门编码,生成KZG承诺和证明,并将数据片段分发给运营商。完成这些步骤后,分散器将运营商签名聚合,并通过calldata上传至以太坊上的EigenDA合约,为可能的违规行为建立追责机制。
检索器则负责从运营商处获取数据片段,验证其准确性后为用户重建原始数据。虽然EigenDA提供标准检索服务,但rollup项目也可以选择部署自己的检索器作为排序器的配套服务。
EigenDA的实际运作流程可以简化为:rollup排序器将交易数据发送至分散器,分散器对数据进行编码和分发,运营商存储数据并返回签名证明,智能合约验证这些证明后,数据ID被记录在链上。整个过程确保了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同时保持高效运作。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在数据可用性服务领域,EigenDA凭借其吞吐量扩展能力占据优势地位。随着更多运营商加入网络,其性能潜力还将持续提升。从与以太坊生态的契合度来看,EigenDA显然是最符合以太坊理念的解决方案。
Celestia作为另一个重要竞争者,在数据可用性采样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虽然其轻节点架构支持更大的区块容量,但与以太坊理念的契合度相对较低。自去年10月上线以来,Celestia已经吸引了20个rollup项目集成,处理了54.94GB数据,累计收入约35,000美元。
EigenDA的市场定位
EigenDA近期公布的定价方案包括按需服务和三个固定层级。按需服务定价为0.015ETH/GB,而基础层级提供256KiB/s的吞吐量,价格为70ETH。当前以太坊主网上约有27个rollup项目使用blob数据,总计处理了295GB数据。如果全部采用EigenDA的按需服务,总费用约为4.425ETH。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rollup项目在架构设计和用户规模上存在显著差异。分析显示,已有6个rollup项目的费用支出达到选择EigenDA基础层级的标准。采用EigenDA服务平均可降低约99%的成本,这种成本优势可能推动更多高性能rollup的出现。
Eclipse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个基于SVM的rollup虽然主网尚未公开,但已经占据了Celestia网络86%的blob使用量。这表明高吞吐量rollup对数据可用性服务的需求潜力巨大。
未来展望
要实现EigenDA团队设定的月收入16万美元目标,在ETH均价2500美元的假设下,需要约11个采用基础层级服务的rollup客户。当前数据表明,自EIP-4844实施以来,已有6个rollup项目的费用支出超过这一标准。虽然按需服务能大幅降低成本,但rollup项目的实际吞吐需求将是选择服务层级的关键因素。
成本降低可能催生更多像MegaETH这样的高性能rollup项目,这些项目可能通过AltLayer和Conduit等Rollup即服务提供商部署。短期来看,要实现收支平衡仍需更多验证。总体而言,EigenDA为区块链设计开辟了新可能,虽然其价值捕获机制尚待观察,但作为数据可用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EigenDA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