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轮牛市周期的展开,加密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曾经备受瞩目的主流代币未能迎来预期的上涨行情,而备受期待的明星项目空投也因表现不佳或币价下跌令社区大失所望。与此同时,MEME币这个曾经的小众领域却异军突起,逐渐成为左右市场情绪的重要风向标。
这种现象引发了诸多思考:为何主流币种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为何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向MEME币?在过去一年里,MEME领域究竟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这种繁荣景象能否持续?带着这些疑问,PANews对MEME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MEME币的造富神话
回顾近一年的市场表现,传统主流币种普遍表现低迷,多个备受期待的明星空投项目也相继折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MEME币领域不断涌现造富神话。Keyrock的报告显示,2024年空投项目中88%的代币在三个月内出现大幅下跌,多数项目价格在15天内就出现崩盘。
PANews对2024年1月1日至10月15日期间各类热门代币的表现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在主流公链、链游、元宇宙、铭文、空投和老牌MEME币等类别中,只有老牌MEME币和部分主流公链保持上涨趋势。今年热门的空投项目和年初火爆的铭文平均跌幅约50%,链游和元宇宙赛道也分别下跌23%和52%。值得注意的是,除少数热门公链外,大多数主流代币表现都不及比特币。而新兴MEME币由于早期市值较低,更容易创造百倍甚至千倍的涨幅,这种惊人的市场表现正是MEME币吸引力的核心所在。
叙事逻辑的演变
主流项目向来以技术叙事为核心竞争力,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到EOS的公链构想,再到Layer2、跨链、元宇宙等概念的轮番登场。随着赛道日趋拥挤,新项目不得不创造更复杂的技术概念来吸引融资。与此同时,空投积分、铭文创作等技术门槛的不断提高,也让普通用户望而却步。
MEME币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它们往往依靠简单的文化符号或流行元素就能凝聚社区共识,用户无需理解复杂的技术背景,也不必担心项目方的技术实现能力。随着Solana生态的崛起,以往困扰以太坊MEME币的代码漏洞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大大降低了普通用户的参与门槛。Dexscreener、Birdeye等工具的普及,以及Pump.fun等一键发币平台的出现,进一步优化了MEME币的投资体验。这些变化反映出加密社区正在分化为两个方向:一方面是技术项目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是MEME币越来越简单直接。
资本市场的转向
在散户热情推动下,机构资本也开始调整策略。据Lookonchain监测,Wintermute自9月起持续增持NEIRO,累计持仓达739万美元,占总供应量的6.25%。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Wintermute还持有价值1052万美元的PEPECOIN和348万美元的NEIRO,成为公开持仓最多的做市商。Jump Trading也持有120万美元的SHIB。
资本青睐MEME币的原因不难理解。与传统项目投资相比,MEME币无需漫长的开发周期和复杂的运营规划,投资门槛更低,流动性更好,回报周期更短。这些特点完美契合了资本的逐利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为规避链上追踪,做市商们往往会采用分散钱包、分批操作等策略,这使得MEME市场的真实机构持仓情况变得扑朔迷离。
投资风格的演变
近期,Murad凭借”Memecoin超级周期”的演讲和2400万美元的持仓成为新一代MEME投资偶像。这与早期代表人物Ansem的投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Ansem以早期发现潜力MEME币著称,其”钻石手”策略强调长期持有。而Murad更青睐市值在500万到2亿美元之间、有6个月以上历史的成熟MEME币,投资风格更接近传统机构的价值投资。
行业发展的思考
虽然MEME币的兴起引发了关于行业价值观的讨论,但需要认识到,技术创新项目仍然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MEME币的繁荣更多反映了加密货币作为资产属性的发展趋势。正如Murad所言,普通投资者正在意识到代币本身就是产品,而非附属品。当前加密行业仍处于资产生产为主的阶段,技术更多是锦上添花的存在。
MEME币的崛起已成事实,这既是对传统VC价值体系的挑战,也为主流项目提供了反思的契机。在投机属性与技术创新之间,加密行业正在寻找新的平衡点。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理解这种变化趋势,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的投资机会。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6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