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4年3月20日,全球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BlackRock)与美国代币化平台Securitize达成合作,推出了名为BUIDL(BlackRock USD Institutional Digital Liquidity Fund)的代币化基金。这一战略举措不仅延续了贝莱德在比特币现货ETF获批后的Web3布局,更标志着传统金融机构对区块链技术的实质性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代币化基金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公募基金的运营痛点。以货币市场基金为例,传统模式需要多个机构协同运作,包括分销渠道、行政管理、过户代理、托管等多个环节。这种多方协作虽然确保了专业化分工,但也带来了数据库不一致、结算周期长、核对成本高等问题。而基于公链发行的代币化基金,通过区块链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实现了份额的实时记录和查询,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
在机构探索公链应用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条清晰的演进路径。从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2021年推出的FOBXX基金仅将区块链作为辅助记账工具,到贝莱德BUIDL基金直接将公链作为主要账本,这一转变体现了传统金融机构对区块链技术认可度的提升。作为SEC注册的过户代理人,Securitize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确保了合规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平衡。
从产品设计来看,BUIDL基金采用ERC20标准在以太坊上发行,设置了严格的白名单机制,仅允许通过KYC的合格投资者参与。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国债,保持1:1的美元锚定,并支持通过Circle实现USDC的实时赎回。截至2024年7月9日,BUIDL的管理资产规模已达5.028亿美元,由17个机构地址持有,其中Ondo Finance是最大的持有方。
尽管BUIDL展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势头,但代币化资产在全球范围内仍面临严峻的监管挑战。各国对合格投资者的严格限制,以及法律框架的不确定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一创新模式的发展。然而,贝莱德等行业巨头的积极探索,正在为区块链技术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开辟新的可能性。
贝莱德的Web3布局
2024年3月20日,在成功推出比特币现货ETF后,资产管理规模超10万亿美元的贝莱德继续深化其Web3战略,通过与Securitize合作发行了BUIDL代币化基金。如果说比特币ETF的获批意味着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新型资产类别获得了主流认可,那么代币化基金的推出则更具深远意义——它代表着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将公链技术应用于核心业务流程,通过区块链提升资本效率和运营透明度。
代币化基金的创新价值
与传统公募基金相比,代币化基金在多个维度实现了突破性创新。最显著的优势体现在结算效率上,传统基金申购往往需要T+2甚至更长的结算周期,而代币化基金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了近乎实时的原子化结算。这种效率提升不仅改善了投资者体验,还通过降低赎回准备金需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此外,代币化还为基金产品开辟了新的应用场景。基于智能合约的可编程特性,基金代币可以无缝接入质押、借贷等DeFi应用场景,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捕获机会。这种互操作性正是传统金融产品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机构拥抱公链的渐进之路
DeFi生态已经充分展示了区块链技术的潜力,但要让传统金融机构大规模采用这项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合规性要求,特别是KYC和AML规定,使得完全开放的链上转账在现阶段难以实现。这解释了为什么BUIDL等机构发行的代币化产品都设置了严格的白名单机制。
观察机构采用区块链的历程,可以看到明显的渐进式特征。早期如富兰克林邓普顿的FOBXX基金仅将区块链作为辅助记账工具,链上记录与中心化数据库冲突时仍以后者为准。而贝莱德的BUIDL则实现了质的飞跃——直接将公链作为主要账本,由Securitize作为受监管的过户代理人确保合规性。这一设计既保留了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又满足了金融监管要求。
BUIDL的产品架构
BUIDL基金由贝莱德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的SPV主体发行,采用SEC Reg D Rule 506(c)豁免条款,仅面向合格投资者募集。产品设计上,BUIDL锚定美元价值,主要投资于短期国债,支持每日申购赎回。收益分配方面,基金每日记录应计收益,并在每月第一个工作日通过增发代币的方式向持有人分配收益。
在技术实现上,BUIDL采用改良版ERC20标准,内置白名单控制机制。这种设计既保证了合规要求,又实现了白名单地址间的自由转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Circle为BUIDL提供的USDC实时赎回服务,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了两种代币间的原子化兑换,极大提升了资金流动性。
市场表现与生态影响
自推出以来,BUIDL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截至2024年10月17日,其资产管理规模已达5.57亿美元,超越FOBXX成为最大的代币化基金产品。持有者中,Ondo Finance通过将BUIDL作为底层资产,推出了面向更广泛投资者的OUSG产品,有效降低了投资门槛。
BUIDL的成功也带动了行业创新。在其推出转账功能一个月后,富兰克林邓普顿也为FOBXX增加了类似功能,尽管实现方式更为保守。这种行业互动表明,贝莱德的探索正在推动整个资管行业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和应用。
挑战与前景
尽管前景广阔,代币化资产的发展仍面临多重障碍。全球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最主要的挑战,目前各国普遍要求代币化产品仅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贝莱德通过设立离岸SPV主体发行BUIDL,也反映出机构对监管风险的谨慎态度。
然而,行业领军者的实践正在改变这一局面。贝莱德等传统巨头的参与,不仅为区块链技术提供了真实世界的应用案例,更推动了监管机构对新技术的理解。随着法律框架的逐步完善,代币化有望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DeFi生态的重要桥梁,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6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