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加密货币市场迎来新动态:SUI价格突破3.5 USDT创下历史新高;Bitwise宣布将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推出Aptos Staking ETP产品;与此同时,Movement主网即将上线。在EVM、Solana和BTC生态之外,一个以Move语言为核心的新兴公链生态正在蓬勃发展。
Sui、Aptos和Movement这三条公链常被相提并论,它们都支持Move语言智能合约开发。其中Sui和Aptos作为Layer1公链,其核心团队大多来自Meta(原Facebook)被迫终止的Diem/Libra项目,二者都成功融资数亿美元并已上线主网,市值位居前列。而Movement则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的Layer2解决方案,致力于将Move语言引入ETH生态,目前已完成千万美元级别融资,处于测试网阶段。
虽然同属”Move公链”阵营,但三者之间的差异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大得多。作为同时持有SUI、APT并深度参与两大生态的观察者,作者希望通过本文为读者提供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信息,帮助大家更好地研究和判断这个新兴领域。
技术架构的异同
虽然本文主要从非技术角度分析,但有必要简要说明各链的技术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就连知名做市商DWF Ventures此前发布的技术对比报告中也存在事实性错误,这反映出市场对Move公链的技术认知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从底层架构来看,Aptos和Sui的设计相当独特——严格来说它们甚至不能被称作传统意义上的”区块链”,而是采用”检查点(checkpoints)”构成的”有向无环图”(DAG)结构。相比之下,Movement则采用常规的线性区块结构。值得一提的是,DWF Ventures在报告中错误地将Aptos归类为线性链,实际上Aptos在初始阶段确实是线性链,但后来已改为DAG架构。
DAG架构中的交易关系示意图
除架构差异外,各链在共识机制和并行交易处理方面也各有特色。Sui和Aptos都采用基于DAG的BFT(拜占庭容错)共识,但在Leader选举等具体机制上有所不同;Movement则采用雪崩协议Avalanche的Snowman共识。不同的共识机制带来不同的交易确认时间(TTF),目前Sui的Mysticeti共识表现最优,能在0.5秒内完成交易确认。
在并行交易处理方面,Aptos和Movement采用Block-STM并行引擎,这是一种乐观并行化机制;而Sui则采用”状态访问”方法,通过交易分类、排序和冲突检测来确保执行效率。虽然都基于Move语言,但目前已分化出Sui Move和Aptos Move两大分支,Movement理论上兼容两者,但主要支持Aptos Move。
用户体验对比
(注:由于Movement尚处测试网阶段,本部分主要比较Sui和Aptos)
交易速度与费用
对于高性能公链而言,交易速度和费用是关键竞争力。实际使用中,两条链的交易确认速度都近乎即时,用户几乎感受不到差异。但在费用方面,Aptos的各项交易手续费普遍较低且稳定,而Sui在执行某些复杂交易时Gas费用会明显偏高。
网络稳定性
网络稳定性对高频金融活动至关重要。Sui自上线以来从未发生宕机,成功经受住了铭文、符文等天量交易的考验;而Aptos曾在去年10月出现过短时停止出块的情况。
硬件钱包支持
在硬件钱包适配方面,Sui的表现不尽如人意:Ledger支持较差,早期每次打开App都需要重新设置blind signing选项,且软件更新维护频率低。更令人困扰的是,Sui的主流移动端钱包均不支持硬件钱包。
相比之下,Aptos的Ledger适配做得更好,维护更新及时。官方推出的Petra钱包不仅支持多款硬件钱包,甚至连签名动画这样的细节都精心设计,用户体验令人印象深刻。
从钱包体验来看,Aptos官方的Petra钱包在功能丰富度和用户体验上都优于Sui官方的Sui Wallet。这种差异也反映出两个项目的不同定位:Sui似乎更关注吸引Web2用户实现”Mass Adoption”,主推通过Google、Twitch等社交账号创建钱包;而Aptos则更注重服务现有的加密原生用户。Solana的成功经验表明,先抓住加密原生用户再拓展增量市场是一种可行路径。
团队风格与战略
从外部观察来看,Sui团队展现出更多创新特质,而Aptos则给人一定的”跟随者”印象:最初Aptos基于Diem项目代码构建,采用传统地址模型和链式结构;后来Sui推出时重新设计了多个关键组件,创新性地提出以对象为中心的DAG架构,Aptos随后也转向类似设计。
在生态激励方面,Sui率先为DeFi项目提供代币激励吸引TVL,取得显著效果后Aptos也跟进类似策略。当Solana上出现PoS链运行PoW的创新玩法后,Sui生态很快出现仿盘项目,随后Aptos官方也开始推广自家生态的同类项目。
两家开发商的Logo设计也耐人寻味:Mysten Labs(Sui开发商)使用上图左侧Logo已有两年,而Aptos Labs最近启用的新Logo(右图)与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社区运营策略上,两家也风格迥异:Aptos测试网发放了大额空投,成为许多用户的第一桶金;而Sui测试网则没有空投,改为社区抽奖代币认购额度。Movement团队目前展现出极强的社区运营能力,主网虽未上线却已成功营造出”下一个爆款项目”的市场预期。
研发实力与工程能力
Sui开发商Mysten Labs在学术研究方面表现突出,近期又有5篇论文被计算机顶会ACM CCS收录。在工程实践上,除了Sui公链本身,他们还开发了去中心化存储协议Walrus,并计划接入SCION网络标准,甚至正在研发通过电波发送交易的创新技术。
Sui创始人曾因对LLVM的贡献获得ACM Software System Award
Aptos Labs的研发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其开发的Block-STM并行引擎已被Starknet、Polygon等多个知名项目采用。相比之下,Movement团队的综合实力稍逊一筹,但在当前的Meme热潮中,项目的市场热度有时比技术基本面更重要。
生态发展与社区氛围
Sui生态项目一览(图源:DefiLlama)
目前Sui生态的项目丰富度和发展状况优于Aptos,DeFi TVL也更高。虽然Aptos近期TVL增长显著,但主要来自获得APT代币激励的借贷协议,生态多样性不足。作者曾亲历在某个Aptos生态项目Discord中提问后三四天得不到回复的尴尬情况。
Aptos生态项目(图源:DefiLlama)
Sui社区活跃度整体高于Aptos,这可能与其代币价格强势表现有关。Movement社区则展现出类似Monad的狂热特质,”gmove”口号随处可见,未发币就已在市场上形成强大影响力。
有趣的是,Sui和Aptos在生态合作选择上也常常针锋相对:Sui选择Wormhole作为主要跨链桥,Aptos就必定选择LayerZero;Sui引入原生USDC,Aptos就优先整合USDT。在对Movement的态度上,Aptos表现更为开放,许多生态项目都计划支持Movement主网;而Sui则相对封闭,其联创曾公开质疑L2的价值。
Movement联创曾在社交媒体批评”独家协议”做法,疑似针对某些项目。
尽管仍处测试网阶段,Movement已吸引60多个应用入驻,活跃地址数突破千万,生态发展势头强劲。
共同面临的挑战
目前Move生态尚未为散户创造显著的财富效应。虽然有基金会补贴,但高收益机会多被鲸鱼垄断,普通用户对百分之十几的年化收益兴趣有限。缺乏像Solana生态JTO空投和Bonk模因币这样的造富故事,难以吸引大众关注。
在这方面,Aptos潜力更大,因其多数生态项目尚未发币。而Sui生态项目虽陆续发币,但空投比例普遍偏低。更令人失望的是,曾承诺空投的借贷协议Navi在发币后迟迟不兑现承诺。
在Meme币方面,两条链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SUI的完全稀释市值(FDV)约为SOL的1/3,但其最大Meme币市值仅为Solana生态的1/20;Aptos上最大Meme币GUI市值更是只有WIF的1/100。
尽管存在各种挑战,但从长远来看,Move公链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生态持续完善,这个新兴领域有望为区块链行业带来新的活力与创新。
声明:
- 本文转载自【foresightnews 】,著作权归属原作者【 Alex Liu 】,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