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发展困境解析:探究以太坊失去市场活力的关键原因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近期ETH对BTC汇价走低引发社区讨论,文章指出ETH发展陷入瓶颈的两大主因:一是Restaking赛道分流Layer2资源,导致应用侧发展停滞;二是生态意见领袖贵族化,抑制开发者创新动力。尽管短期面临挑战,作者认为ETH”去中心化执行环境”的长期叙事依然稳固,只要整合资源推动应用建设,未来仍具潜力。Restaking通过提供替代共识方案削弱ETH价值捕获能力,而早期利益阶层保守化进一步加剧生态创新乏力。

摘要:这个周末社交网络异常热闹,关于ETH的新一轮辩论再次掀起热潮。这场讨论的起因主要有两个:一是Vitalik与ETHPanda的访谈在中文社区引发广泛反响,二是ETH对BTC汇率持续走弱,与SOL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社区的不满情绪。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想分享一些个人见解。从长远来看,ETH的基本面依然稳固,因为其”去中心化执行环境”的定位在市场上仍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中”去中心化”这一核心价值主张并未动摇。当前ETH发展遇到的瓶颈主要源于两个关键因素:首先是Restaking赛道对Layer2主流技术路径形成了资源分流效应,这种”吸血鬼攻击”导致应用侧难以获得足够的发展资源;其次是Ethereum生态中的意见领袖阶层逐渐固化,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这使得开发者生态缺乏创新动力。

Restaking对Ethereum生态的资源分流效应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涉及,今天想更深入地探讨一下。

众所周知,Ethereum的官方技术路线一直致力于通过分片技术打造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执行环境。简单来说,就是构建一个分布式、不受单一实体控制的”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应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获取计算和存储资源。考虑到技术实现的复杂性,社区最终选择了以Rollup-Layer2方案作为主流发展方向。这种架构让Ethereum主网成为各应用链的基础设施层,既保证了去中心化的安全性,又显著降低了应用运行成本。

与此同时,Ethereum还设计了一套精巧的经济模型。通过将共识机制从POW转为POS,参与者可以获得手续费分成权益。而各Layer2应用需要通过主链交易确认数据最终性,这就为ETH创造了持续的价值捕获机制。然而问题出现在去年末兴起的Restaking赛道,以EigenLayer为代表的项目直接复用参与PoS质押的ETH,为应用提供了绕过主链的”第二共识方案”。

这种创新虽然大胆,却对Layer2形成了实质性的资源分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数据可用性(DA)市场,原本由Ethereum独占的领域现在变成了与Restaking共存的寡头竞争格局。更严重的是,在熊市环境下,本应用于应用侧推广的有限资源被吸引到了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中。这种资源错配直接导致了整个生态价值捕获系统的低迷。

这种局面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去中心化组织的固有挑战。在追求分布式治理的过程中,各方诉求难以统一,这在熊市环境下尤为明显。相比之下,Solana等采用公司化运作的项目,凭借决策效率的优势,更容易抓住市场热点,这也是为什么最近的Memecoin热潮会出现在Solana上的原因。

Ethereum生态的阶层固化问题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Ethereum生态中意见领袖阶层的固化。与Solana、AVAX等生态相比,Ethereum除了Vitalik外,鲜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生代领袖。这一方面源于早期团队的分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生态收益被早期参与者垄断的现实。

试想,那些参与过价值31000个BTC(约20多亿美元)早期募资的参与者,即使不再作为,也已积累了巨额财富。这种状况自然会导致保守倾向,许多早期参与者更倾向于维持现状而非推动创新。比如,他们更愿意通过AAVE等项目进行稳定的杠杆借贷获利,而非冒险支持新兴项目。

尽管如此,笔者认为ETH的长期前景依然值得期待。在”去中心化执行环境”这个赛道上,Ethereum仍然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只要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推动应用生态建设,Ethereum完全有能力重拾发展势头。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马里奥看Web3】,著作权归属原作者【@Web3Mario】,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 Gate.io 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8091.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 Corn: 比特币驱动的以太坊Layer 2扩容解决方案

    CORN 项目简介 CORN 是一个创新的以太坊Layer 2区块链项目,其核心特色在于使用比特币(BTC)而非以太币(Ether)作为交易费用和网络安全的保障,也是首个以比特币为中心而建构的超级收益网络。 具体而言,CORN 推出了混合式代币化比特币BTCN 作为Gas代币,并透过实施超级收益农业(Super Yield Farming) 的机制和全网系统麦田圈(Crop Circle),来增强比特币在DeFi中的使用场景。这种创新方式不仅将比特币更好的整合到以太坊生态系统中,还扩展了BTC的流动性。 这种独特的架构使CORN在众多Layer 2解决方案中脱颖而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结合比特币优势和以太坊功能的创新平台。

    2025年7月17日
    8100
  • 区块链技术中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是什么及其应用

    EMA(指数移动平均线)是加密货币交易中常用的技术指标,通过加权平均和平滑化处理价格数据,比普通MA更快速反应市场趋势。Gate.io平台提供EMA工具,可用于判断支撑/压力位,形成金叉(看涨)和死叉(看跌)信号。EMA10与EMA30组合可捕捉趋势变化,但需注意假信号风险。EMA作为辅助工具,不能单独作为投资依据,投资者需结合其他因素谨慎决策。

    2025年8月15日
    3400
  • 2025年香港稳定币发展大事件回顾及国际投行专家权威分析

    2025年香港成为全球数字资产枢纽,稳定币与RWA(实物资产代币化)发展显著。《稳定币条例》生效,蚂蚁集团、京东等科技巨头布局稳定币发行与沙盒测试。香港金管局推动RWA代币化,常态化发行代币化债券,并计划税收豁免。国际投行高度评价香港监管框架,认为其连接传统金融与Web3世界。政策宣言2.0明确稳定币与RWA为重点,香港加速迈入Web3新阶段。

    资讯 2025年7月1日
    6000
  • Acurast区块链技术详解:一文全面了解其核心功能与应用

    DePIN与Acurast摘要 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利用区块链技术,让个体共享物理资源(如服务器、存储设备),构建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服务,降低成本并提升安全性。Acurast是PolkaDOT生态中的DePIN项目,通过智能手机算力革新云计算,用户可用旧手机参与并获得cACU和MIST积分奖励。其模块化架构分为共识层(NPoS算法和声誉引擎)、执行层(ASHR和AZKR运行时)和应用层,支持Web2/Web3应用。Acurast已处理1.5亿笔交易,计划2024年发行$ACU代币,未来将拓展AI计算等场景,但需应对算力稳定性、代币经济等挑战。

    6天前
    1900
  • 区块链防割必备:保姆级扫链工具使用指南

    Pump.fun作为热门土狗币发行平台持续火爆,吸引多链模仿者涌现,但内盘交易风险加剧散户亏损。本文提供Pump类项目扫链指南,推荐Ave.ai、dextools等看线工具,GMGN.AI等监控工具及Pepe boost等TG Bot,帮助玩家追踪新资产发行、交易量等关键指标,强调工具辅助需配合风险控制,避免FOMO情绪。

    2025年8月19日
    69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