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如何成为Crypto领域的关键推手 揭秘AI进化历程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AI 是 Crypto 的代理人 从加密视角看,AI Agent 成为 Crypto 与 AI 结合的关键桥梁。尽管 AI 从业者鲜少提及区块链,但加密领域正狂热探索将金融资产发行与 AI 技术嵌合。AI Agent 本质是 LLM 与 API 的协同特化,其人格化交互模式正重塑 DeFi 逻辑——未来用户无需理解代码即可通过自然语言创建金融产品。当前 Crypto 市场已出现 AI 框架代币化现象,但技术同质化导致泡沫风险。真正的价值在于 AI Agent 如何推动链上资产化能力升级,而非单纯框架炒作。

AI 作为 Crypto 的代理人

艺术作品永远不会真正完成,只会被创作者放弃。

AI Agent这个概念近来被广泛讨论,但不同群体对其理解却大相径庭。我们关注的AI Agent与大众认知、AI从业者的理解都存在显著差异。

早在数月前,我曾在《Crypto 是 AI 的幻觉》一文中探讨过这个议题。从那时至今,Crypto与AI的结合始终像一场单相思——AI从业者鲜少提及Web3区块链,而Crypto圈却对AI情有独钟。当看到连AI Agent框架都能被代币化的奇景时,我不禁思考:这能否真正将AI从业者引入我们的世界?

从加密本位视角来看,”AI是Crypto的代理人”这个论断完美诠释了我们对本轮AI热潮的独特理解。与其他行业不同,Crypto对AI的狂热特别体现在我们渴望将金融资产的发行和运作机制与之深度结合。

Agent的进化:技术营销背后的本质

追根溯源,AI Agent至少有三个源头。虽然OpenAI将AGI(通用人工智能)视为重要里程碑,使这个术语超越了技术范畴成为流行语,但本质上Agent并非全新概念。即便加上AI赋能,也很难说是革命性的技术突破。

OpenAI眼中的AI Agent,类似于自动驾驶分级中的L3级别——具备高阶辅助能力,但尚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在他们的规划中,Agent将成为继对话形式(ChatGPT)、推理形式(各类Bot)后的新阶段,其核心特征是”自主执行特定行为”。

AI Agent如何成为Crypto领域的关键推手 揭秘AI进化历程

图片说明:OpenAI 规划的 AGI 阶段

图片来源:https://www.bloomberg.com/

LangChain创始人Harrison Chase给出的定义更为精准:”AI Agent是一个用LLM来做程序控制流决策的系统。”这正是其精妙之处——在LLM出现前,Agent主要执行预设的自动化流程。以爬虫程序为例,程序员会设置User-Agent模拟真实用户行为,而AI Agent则能更细致地模仿人类操作。

这种演变中,AI Agent必须与现有场景结合,几乎不存在完全独创的领域。即便是Cursor、Github copilot等代码生成工具,也是在LSP(语言服务器协议)框架下的功能增强。

人机交互的演进历程同样印证这一点:从Web 1.0的CLI和TCP/IP协议,到Web 2.0的GUI/RestAPI/搜索引擎,再到如今Web 3.0可能出现的AI Agent与dapp结合,技术始终在降低使用门槛的方向上演进。

Crypto领域的”意图”(Intent)概念实际上是AI Agent热潮的先导。从功能有限的比特币脚本到以太坊智能合约,本质上都是Agent概念的延伸。随后出现的跨链桥、账户抽象等创新,都是这一思路的自然发展。因此当AI Agent”入侵”Crypto领域时,与DeFi场景的结合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概念混淆正是问题的关键:在Crypto语境下,我们期待的是能”自动理财、自动打新Meme”的Agent;而OpenAI定义中的这类高风险场景可能需要L4/L5级才能实现。与此同时,大众使用的却是代码生成或文本总结等基础功能——双方根本不在同一维度对话。

理解了我们的真实需求后,接下来需要重点探讨AI Agent的组织逻辑。技术细节将退居幕后,因为正如浏览器对PC产业的革新,AI Agent的核心价值在于移除技术普及的障碍。我们将聚焦两个关键点:从人机交互视角理解AI Agent,以及AI Agent与LLM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引出第三部分:Crypto与AI Agent结合最终将留下什么。

AI_Agent = LLM + API

在ChatGPT这类对话式交互出现前,人机交互主要依靠GUI(图形界面)和CLI(命令行界面)。GUI衍生出浏览器、App等多种形态,而CLI与Shell的组合则相对稳定。

AI Agent如何成为Crypto领域的关键推手 揭秘AI进化历程

但这只是”前端”表象。随着互联网发展,数据交互的”后端”复杂度急剧提升。即便是简单的网页浏览,也需要前后端的协同配合。如果说浏览器、App是用户入口,那么API之间的连接则支撑着整个互联网的运行——这同样是Agent概念的一部分。

LLM的出现让交互方式再次进化。现在用户甚至不需要搜索,整个过程可以简化为:打开聊天窗口→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LLM解析为操作步骤→返回结果。这种变革直接挑战了谷歌等搜索引擎的地位,也解释了为何有人认为LLM将颠覆搜索行业。

那么AI Agent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简而言之,AI Agent是LLM的特化版本。当前LLM远未达到AGI水平,其能力存在明显局限。例如,过度依赖用户输入可能导致”幻觉”——如果你反复告诉GPT”1+1=3″,它可能真的会给出错误答案。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让模型联网,通过多样化数据源降低错误概率。对于本地LLM,可以采用双模型验证机制,或引入用户协作来规范提问方式。更高级的解决方案是RAG(检索增强生成),通过数据重组来提高回答可靠性。

当多个LLM开始相互理解和协作时,我们就触及了AI Agent的核心模式——由代理调用各类资源,包括大模型和其他Agent。这就是LLM与AI Agent的关系:LLM是知识集合,而AI Agent则是针对特定任务流优化的子系统。

用一个等式表示就是:AI Agent = LLM + API。以调用X平台API为例的完整流程:用户发起请求→LLM解析为Agent任务→Agent获取凭证并与X平台通信→返回最终结果。在这个过程中,Web 1.0/2.0时代的技术依然存在,但用户只需与Agent对话即可,所有技术细节都被完美隐藏。

AI Agent如何成为Crypto领域的关键推手 揭秘AI进化历程

从人机交互角度看,这仿佛是用户在与自己对话。你只需表达需求,AI系统会不断猜测并完善理解。通过反馈机制和上下文记忆,AI Agent能保持任务的连贯性。这种人格化特征,正是AI Agent与传统自动化工具的本质区别。

AI框架货币化的启示

AI框架能够货币化,这是Crypto最令我着迷的现象之一。传统AI技术栈中,框架的重要性远不及数据和算力,且多数AI框架都是开源产品。这就好比”铁锅炖大鹅”中的铁锅——真正值钱的是鹅和烹饪技艺,而非锅本身。

但在Web3世界,情况截然不同。这里的AI产品大多基于现有框架改进,技术差异有限。当内在价值难以区分时,命名和场景的微调就成了代币差异化的关键,从而催生了Crypto AI Agent的框架泡沫。

某种意义上,这反映了Web3近期的普遍趋势——代币发行平台比代币本身更值钱。Pump.Fun和Hyperliquid等案例都印证了这一点。当各类Agent缺乏实质区分时,Agent发行框架反而成为最抢手的资产。

这种价值锚定思路正在催生Crypto与AI Agent结合的1.0版本。而2.0版本已初现端倪,典型代表是DeFi与AI Agent的结合。在DeFi生态变革的大背景下,AI正在重塑DeFi的构建逻辑——未来制造DeFi产品可能不再需要理解DeFi,这比链抽象更进一步。

当编程变得像说话一样简单,当复杂计算可以外包给AI Agent,每个人都能成为”程序员”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结语

本文刻意回避了具体Crypto AI Agent代币和框架的讨论,因为Cookie.Fun等平台已经做得足够好。在信息爆炸的当下,罗列项目清单已无意义。

但观察发现,市场仍缺乏对Crypto AI Agent本质的深入探讨。我们不应总是讨论指针,而应关注内存的实质变化。正是这种将各类标的持续资产化的能力,构成了Crypto的永恒魅力。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佐爷歪脖山】,著作权归属原作者【佐爷歪脖山】,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8311.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7月15日 下午12:31
下一篇 2025年7月15日 下午1:09

相关推荐

  • 比特币(BTC)抗量子升级计划:BIP提案2030年前实现突破

    比特币社区提出BIP提案应对量子计算威胁,计划逐步淘汰易受攻击的ECDSA和Schnorr签名方案。该提案由多位专家共同起草,建议分阶段禁用高风险旧地址,并研究资金追回机制。专家警告称约25%的比特币未花费输出已暴露公钥,量子计算机可能在2027-2030年间威胁比特币安全。最新研究显示30%的BTC处于量子脆弱地址,若遭攻击将导致系统性风险。

    2025年7月17日
    4900
  • 恒星币(XLM)是什么?全面解析恒星币的特点与用途

    恒星币XLM简介 恒星币XLM是基于Stellar网络的去中心化支付协议原生代币,专注于快速、低成本的跨境支付和资产发行。采用独特的恒星共识协议(SCP),实现5秒内完成交易,手续费仅0.00001XLM。由电驴创始人Jed McCaleb于2014年创立,最初95%代币通过空投分发。作为工具型代币,XLM虽保持高流通量但价格波动较大,目前主要作为Stellar网络的交易燃料使用。

    2025年8月16日
    1900
  • Galaxy Digital:Robinhood代币化战略或冲击纽交所(NYSE)收入模式

    Robinhood计划推出基于Arbitrum Orbit的以太坊兼容区块链”Robinhood Chain”,通过代币化股票衍生品实现24/7交易,直接挑战传统交易所的核心收入模式。该平台将让用户自托管代币化资产并接入DeFi应用,同时使Robinhood通过排序器费用和交易堆栈全面获利。Galaxy Digital警告此举可能削弱纽交所等传统交易所优势,但24小时交易带来的波动性风险及SEC监管态度仍是关键挑战。

    2025年7月7日
    2000
  • 第一性原理解析:复利增长策略、L1区块链技术、公关关系管理与代币回购机制

    区块链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缺乏第一性原理思考,陷入短期投机循环。文章提出四大变革方向:1)构建复利增长项目需长期思维和盈利产品;2)通用型L1已死,需专注垂直领域打造核心吸引力;3)流动性代币应建立投资者关系体系;4)回购销毁仅是次优方案,资金应投入长期发展。行业必须打破”赚快钱”文化,由1%的优质创始人引领实质性创新。

    2025年7月19日
    4600
  • “`html Google Gemini如何优化加密货币交易策略 – 实用指南 “`

    核心提示 Gemini可作为高效调研工具,擅长项目基本面分析与资产对比,但存在信息滞后风险(如Pi Coin主网状态错误)。 需配合实时工具(TradingView/Nansen)使用,其市场相关性分析需人工验证时效性,技术形态解释较准确。 适用于交易复盘与策略优化,但无法预测价格、获取实时链上数据或替代技术分析工具。 需警惕AI局限性,决策时需结合人工判断与多平台数据交叉验证。

    2025年7月30日
    40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