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我在 Project89 内看到下一代 Agent 框架》
最近在研究@project_89时,发现他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Agent框架设计思路。这个专为游戏开发打造的高性能框架,在模块化和性能表现上都超越了传统Agent框架。经过反复修改和打磨,我试图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这个框架的架构创新,不过文中仍有些技术性较强的内容,欢迎读者提出改进建议。
开发者背景
在深入探讨技术细节前,让我们先了解下项目创始人的技术背景。Project89的创始人此前开发过Magick项目,这是一款利用AI进行编程的软件。作为该项目排名第四的核心开发者,创始人shaw的技术实力可见一斑。
今天我们要重点介绍的是project89中的高性能Agent框架:argOS。
ECS架构在Agent框架中的应用
从游戏领域来看,ECS架构已被广泛应用于《守望先锋》、《星际公民》等知名游戏,甚至Unity引擎也在向ECS方向演进。区块链游戏如Mud、Dojo同样采用了这种架构。
ECS架构解析
ECS(实体-组件-系统)是一种将数据与逻辑彻底分离的架构模式,特别适合大规模可扩展场景。在argOS中,每个Agent被视为一个实体(Entity),可以注册不同的组件(Component)。比如一个基础Agent可能包含Agent组件(存储基础信息)、感知组件(存储外界数据)、记忆组件(存储历史数据)和行动组件(存储待执行动作)。
系统(System)则负责执行与特定组件相关的逻辑。例如感知系统会更新感知组件中的数据,记忆系统会将感知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行动系统则根据记忆数据执行相应动作。这种设计使得每个系统都能独立运行,互不干扰。
在实际运行中,不同系统按照各自设定的周期执行,而非传统的顺序调用。比如感知系统可能每2秒执行一次,记忆系统每1秒执行一次,计划系统则可能每1000秒才执行一次。这种异步执行机制大大提升了系统效率。
ArgOS系统架构深度解析
ArgOS将系统分为三个意识层级:有意识系统(如感知系统、思考系统)、潜意识系统(如目标规划系统)和无意识系统(暂未启用)。这种分层设计根据系统的重要性设定不同的执行频率,最高明的有意识系统可能每10秒执行一次,而潜意识系统则25秒执行一次。
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展现了Agent如何实现从感知环境到执行行动的完整闭环:感知系统收集刺激→经验系统转化为内在体验→思考系统做出决策→行动系统执行动作→目标系统调整计划→房间系统同步环境→清理系统回收资源。
ArgOS整体架构设计
除了核心的ECS架构,ArgOS还设计了完善的Manager体系来管理系统资源。StateManager负责数据持久化,RoomManager管理空间信息,EventBus处理事件通信,这些Manager为各个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在数据交互方面,ArgOS采用了智能的持久化策略。关键数据如记忆和目标会实时写入数据库,而临时数据如感知信息则仅在内存中处理。这种设计既保证了重要数据的可靠性,又提升了系统性能。
架构创新亮点
ArgOS最大的创新在于其极致的模块化设计。通过ECS架构,每个系统都能独立开发和运行,新增功能不会影响现有系统。同时,开发者可以灵活地通过增减组件来定制Agent的能力。
这种架构不仅适用于游戏开发,在DeFi等需要高性能Agent的场景同样具有优势。特别是其分层执行的设计,模拟了人类的意识层次,使得Agent行为更加自然合理。
经过四天的深入研究,我认为这是一个代码质量高、设计精良的框架。可惜的是project89团队一直缺乏对这个框架的宣传,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更多游戏和DeFi团队看到这种创新的架构选择。
声明:
- 本文转载自【0xhhh】,转发原文标题:《我在 Project89 内看到下一代 Agent 框架》。著作权归属原作者【0xhhh】,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8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