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以太坊重新成为超声波货币的那一刻,我的蝙蝠信号就会重新亮起,这个时刻很快就会到来。
目前以太坊的年供应增长率维持在0.5%的水平,这是1%的年发行量与0.5%的年销毁量相抵后的结果。要让以太坊重回超声波货币的地位,要么需要降低发行量,要么需要增加销毁量。而在我看来,这两者都将在未来实现。
以太坊与比特币的货币之争
在深入探讨以太坊的发行与销毁机制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审视一下ETH与BTC之间的竞争格局。
互联网原生货币市场蕴含着数十万亿美元的巨大潜力,但要在这个规模上实现货币溢价并非易事。社会需要围绕一种具备卓越特性和吸引力的资产形成共识。从本质上说,货币竞争是一场零和博弈。在数字时代,黄金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来看,只有比特币和以太坊有望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导货币,其他加密货币都难以望其项背。决定这场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包括公信力、安全性和稀缺性。
自以太坊完成合并以来,ETH的稀缺性已经显著超越BTC。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BTC总供应量增加66.6万枚(价值约660亿美元)的同时,ETH的供应量却保持稳定。当前BTC的年供应增长率达到0.83%,比ETH快66%。而展望未来,ETH的供应量很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
虽然稀缺性至关重要,但最终决定互联网货币归属的可能是安全性。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比特币引以为傲的2100万枚上限恰恰成为了它的软肋。随着比特币发行量逐渐趋近于零,其安全性将面临严峻挑战。过去一周的数据显示,矿工收入的99%来自新币发行,仅有1%来自交易手续费,这还是在比特币已经经历四次减半,发行量缩减16倍之后的结果。
比特币区块链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难以摆脱的困境。要对比特币发起持续的51%攻击,大约需要100亿美元和10GW电力。对于国家行为体而言,这样的成本微不足道。德克萨斯州一个州就能产生80GW电力。比特币目前的安全系数仅为200:1,这意味着2万亿美元的资产仅由100亿美元的经济安全性保护。随着比特币价格攀升,这种安全系数还会进一步恶化。
比特币社区面临的困境在于,任何改革方案都难以达成共识。无论是引入1%的尾部发行、转向权益证明机制,还是改变挖矿算法,都会遭遇强大的阻力。比特币的僵化特性使其难以适应未来的安全需求。这是一个需要以十年为单位来观察的问题,但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比特币PoW机制面临的长期挑战。
以太坊的发行机制改革
让我们把目光转回以太坊。当前的发行曲线确实存在问题,与比特币类似,以太坊的发行机制也存在设计缺陷。即便100%的ETH被质押,系统仍保证至少2%的年化回报。这导致理性的持有者都会选择质押,因为不质押的机会成本实在太高。
当大部分ETH被质押时,整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流动性质押代币如stETH和cbETH正在取代原生ETH成为主要抵押品,这给DeFi系统带来了托管风险、削减风险等多重隐患。同时,ETH作为计价单位的功能正在被削弱,影响了其货币溢价。更糟糕的是,在考虑供应增长后,实际收益可能为负,而持有者仍需为名义收益缴税,这将导致每年数十亿美元的抛售压力。
我认为发行曲线应该让市场决定合理的发行率,而不是设定2%的底线。随着质押量的增加,发行量应该逐渐减少直至归零。我建议采用”羊角包发行”模式,设定50%的质押软上限和1%的最高发行量。以太坊基金会的研究人员也普遍认为当前发行曲线需要改革,但这需要社区在未来几年达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以太坊的销毁机制展望
在我看来,实现大规模ETH可持续销毁的关键在于扩展数据可用性(DA)。通过提高交易吞吐量,即使每笔交易只支付0.001美元的DA费用,其总收入也将远超当前模式。
虽然EIP-4844引入的数据块暂时降低了销毁量,但这只是供需规律的正常体现。随着Pectra硬分叉将数据块数量翻倍,以及未来深度分片技术的部署,销毁量很可能会再次上升。短期内我们可能会看到销毁量的波动,但长期来看,建设能够支撑未来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基础设施才是关键。
无论是比特币的安全性、以太坊的发行还是销毁机制,都需要我们保持耐心和远见。互联网货币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
免责声明:
- 本文转载自 【Justin.eth Drake】。所有版权归原作者【Justin.eth Drake】所有。如果对本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他们将及时处理。
- 责任免责声明:本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本文的其他语言翻译由 Gate Learn 团队完成。除非另有说明,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翻译后的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8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