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我在推特上分享了一篇关于每钱包成本(CPW)的文章,这个Web3原生增长指标能够衡量安装了钱包的网站访问者获取成本,有效反映流量质量。
这篇文章引发了热烈讨论。营销从业者、机构负责人和项目创始人都积极参与对话,分享各自的见解、遇到的困难以及实际数据。在众多讨论中,一个核心问题反复出现:”能否具体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平台上的成本差异?项目成功会如何影响这个指标?”
本文将用真实数据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分析了2024年200多个程序化广告活动的数据,这些活动来自70多家广告商,覆盖全球超过150万用户,全面展示了CPW在不同市场周期、地区、营销策略和受众群体中的变化规律。
2024年CPW趋势:市场周期的影响力
2024年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显著波动。第一季度呈现强劲牛市,总市值增长21%达到1.7万亿美元;第二季度开始回落(-12%),第三季度进一步下跌(-27%);到第四季度又迎来109%的惊人反弹。这种市场波动对CPW产生了复杂影响,不同地区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模式。
观察发现,CPW波动不仅遵循”牛市低成本、熊市高成本”的基本规律,更揭示了区域市场对波动的敏感程度、投放时机的重要性,以及在动荡市场中保持稳定的策略价值。
成熟市场如美国和西欧在牛市阶段提供相对稳定的CPW,但抗风险能力较弱。以美国为例,第一季度CPW保持在5.87美元的理想水平,但到第三季度市场转熊时飙升至22.81美元。西欧波动更为剧烈,从1.18美元暴涨至32.79美元。这些市场在行情向好时能提供优质流量,但在市场低迷时成本会变得难以承受。
新兴市场则展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拉丁美洲第一季度CPW仅为0.56美元,但第三季度暴涨60倍至34.38美元;东欧市场波动更为极端,从0.21美元飙升至20.79美元,反映出这些市场对流动性变化的极度敏感。
东南亚市场展现出令人惊喜的稳定性,CPW波动幅度控制在5倍以内(3.73美元到16.61美元),成为跨周期表现最稳定的地区。这种韧性可能源于当地独特的市场结构、用户采用曲线或均衡的供需关系,使其成为规避市场波动风险的理想选择。
这些发现表明,市场周期不仅影响CPW水平,更决定了不同地区获取钱包用户的可行性。成熟市场在牛市中效率突出但抗风险能力弱;新兴市场成本极低但波动剧烈;东南亚则提供了难得的稳定性,特别适合希望长期布局的项目。
优秀营销活动与普通活动的CPW差异
数据分析揭示了一个重要现象:表现最优异的25%营销活动即使在熊市也能将CPW控制在6-8美元,而表现欠佳的活动CPW波动范围高达4.68-44.79美元。这种巨大差异主要源于产品市场契合度、社区基础、营销创意和执行质量等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高CPW挑战时,单纯转向低成本地区并非最佳解决方案。通过优化目标定位、调整激励措施、改进创意内容等策略,完全可以在任何市场条件下保持合理的获客成本。
不同赛道的CPW特征
DeFi/CeFi类项目展现出最优的成本效益,平均CPW仅2.79美元;公链项目紧随其后,中位数CPW为3.23美元。相比之下,GameFi和博彩类项目获客成本最高,CPW中位数达到8.74美元,这可能与用户留存率低、投机性强和竞争激烈有关。如果Web3游戏要实现真正突破,必须建立更可持续的用户获取机制。
CPW:Web3增长的新框架
数据证明,CPW表现更多取决于营销执行质量而非市场环境。头部25%的营销活动全年都能维持6-8美元的CPW,这充分说明市场波动不是借口,关键在于持续优化各个环节。这也启示我们,在熊市期间盲目追逐欧美高净值用户可能得不偿失,更明智的做法是从东南亚等稳定市场起步,待产品成熟后再拓展高端市场。
这些数据也打破了”Web3广告无效”的迷思。当效果营销能够提供如此明确的CPW基准时,我们确实需要重新评估各种获客渠道的实际价值。广告驱动的Web3增长不仅可衡量、可扩展,而且远未达到天花板。
未来方向:从参与度到采用质量
行业下一步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从单纯衡量用户参与转向评估真实采用质量。比如,能否建立钱包质量评分体系?如何量化社区用户的真实价值?这些都将是我们未来需要深入探索的方向。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9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