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寒冬中的生存之道
当关税政策接踵而至,市场应声暴跌,曾经风光无限的山寨币几乎全军覆没。那些看似稳妥的30%农场收益率,如今已跌至国债水平。这完全打乱了你的退休计划——原本指望30万美元本金每年产生9万美元收益的美好蓝图。
面对收益骤降,你不甘心地开始涉足更高风险的领域。先是把稳定币换成名不见经传的新项目,接着又将这些高风险资产投入各种新型协议。起初,这种操作似乎奏效了,让你产生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但几周后,残酷的现实给了你当头一棒。

你将全部积蓄投入了一个包装精美的L2流动性基差交易项目,结果损失高达70%。作为补偿获得的治理代币,最终也随着项目被弃而变得一文不值。这个略显夸张的故事,恰恰反映了熊市中投资者为追逐收益而铤而走险的真实写照。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探讨过市场中立投资的优势。如今,面对收益寒冬,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风险与回报的关系。市场上涨时,失调的利率往往能带来超额收益;但在下跌时,这些收益可能连无风险利率都无法覆盖。
以当前市场为例,AAVE USDC仅提供2.7%的年化收益率,而sUSDS为4.5%。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AAVE USDC的收益率仅相当于无风险利率的60%,却要承担智能合约、预言机等多重风险。Maker虽然提供略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回报,但其投资组合中包含了相当比例的高风险项目。
评估DeFi投资时,必须全面考量托管风险、财务风险、智能合约风险和无风险利率。通过为每种风险分配适当权重,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机会的”风险调整回报”。以Maker为例,经过详细测算,其合理补偿率应为9.56%,远高于当前4.5%的实际利率。
SKY储蓄利率作为DeFi的基准利率,其6.5%的收益率看似诱人,但背后隐藏着多重风险。Maker将资金分散配置于多个平台,包括传统金融和各类DeFi协议,这种复杂的资金结构带来了额外的托管风险。
在当下市场环境中,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规模采取不同策略。对于小型投资者(2000万美元)则应该考虑配置国债,耐心等待市场回暖,或寻找有利的场外交易机会。
记住,市场中立投资的首要原则就是避免爆仓。不要被短期高收益蒙蔽双眼,保持理性分析,严格管理风险。市场终会回暖,但只有活下来的人才能等到那一天。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9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