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PayFi 开放麦 No.1:Web3 与互联网巨头,支付联盟与概念落地》
2024年底至2025年初,”PayFi”这个新概念悄然在加密社群中流传开来。最初它被视为Solana社群的一次”叙事包装”——将Crypto支付与流动性、利率模型相结合,仿佛只是给DeFi换了个新名字。但随着一批长期深耕支付领域的建设者加入讨论,这个概念逐渐被赋予了更实际、更基础设施化的内涵。
PayFi不再是为了发币而讲的故事,而是区块链技术对传统支付体系的重构。在本次开放麦活动中,我们邀请了四位来自PayFi一线的从业者与思考者展开深入交流:
- Will(@ Will_7th):Web3律师,参与多个支付项目构建,专注稳定币、支付、代币化与RWA领域
- Kay(@ portal_kay):Web3产品经理,曾参与GameFi、BTC生态项目,认同稳定币支付的应用价值
- Claudio(@ Clllau_dio):KODO联创,曾就职于字节国际支付,专注金融科技行业
- Sky(@ skyhan_eth):ROZO联创,深耕加密原生收单领域
四位资深从业者围绕”什么是PayFi”、”巨头的布局”、”Crypto支付的未来”与”支付联盟的合作模式”四大主题,展开了近3小时的深度讨论。
PayFi:链上支付的新物种
“PayFi不是简单的金融术语翻新,它代表着一种原生于链上的支付与金融融合形态。”在开放麦的开场讨论中,几位行业建设者表达了相似的观点——PayFi可能是Web3世界最接近”可落地”的金融基础设施创新。
Sky从供应链金融的角度解读了PayFi的起源,她认为虽然这个概念近年由Solana的Lily提出,但其原型可以追溯到传统供应链金融中的先付款后结算模式。她特别指出,当前市场上活跃的项目主要集中在B端,但真正具备想象空间的其实是C端市场。
Claudio则强调了PayFi的核心革新在于将传统金融服务链条中的角色、能力和收益逻辑转变为可组合、可插拔的模块。他通过团队服务出海华人企业的实际案例,说明了区块链和稳定币如何以更灵活的方式解决跨境交易中的资金周转问题。
Kay从用户视角给出了不同见解:”Fi在行业眼里是Finance,但在散户眼里,其实就是Web3的’标签’。”她指出这种语义差异带来了一种”误解式的普及”,使得PayFi在社区中的定义变得模糊。
Will将PayFi比作拆解支付宝的区块链”金融乐高”,他认为最有爆发力的场景是那些没有传统银行账户却需要金融服务的用户群体。”这些人不需要银行,他们只要一个钱包。”Will强调,C端是PayFi的终局,也是估值的逻辑。
互联网巨头入场:挑战与机遇
当Stripe、Visa、OKX、Coinbase等巨头相继布局PayFi领域,创业者们既感受到压力,也看到了机会。Claudio坦言:”每次看到CeFi的新动作,我都觉得生存周期又缩短了一点。但他们这么频繁发力,恰恰说明他们也在慌。”
Sky指出,Stripe与Visa的”发卡开放”动作直接冲击了中间商模式,而稳定币的崛起正在削弱传统银行的角色。Kay则观察到,OKX Pay的第一版更像社交产品而非支付工具,而Coinbase推出的X402协议则精准命中了链上支付的核心优势。
关于如何与巨头错位竞争,Claudio认为创业公司应该尽快在细分领域做出成绩,Sky则指出创业公司的机会在于”巨头不愿做、不擅长做”的部分,比如链上的垫资、信用和利率模型。
Will从底层逻辑分析道:”Visa、Mastercard这些巨头本质上是靠资本堆起来的网络效应,而PayFi的护城河应该是流动性。”他相信链上流动性网络将吸引用户、商家和开发者自然靠拢。
Crypto支付的普及之路
关于Crypto支付的”Mass Adoption”,几位嘉宾展开了务实讨论。Claudio认为稳定币在企业跨境支付中的优势已经毋庸置疑,但不会无差别取代本地支付系统。Sky提出了定量和定性的衡量标准,并指出高通胀国家用户会被”生活所迫”采用稳定币。
Kay分析了两种普及路径: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和自下而上的民间自发采用。他认为真正有生命力的还是自下而上的模式。Will则从数据沉淀角度提出,Crypto支付的价值在于将链下支付行为变成链上信用记录。
Claudio总结道:”Mass Adoption不是Crypto去改变世界,而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有问题,Crypto刚好能解决。”
支付联盟:去平台化的自救与共建
在最后一轮讨论中,Sky指出支付行业本质是”结盟型赛道”,品牌才是终极壁垒。Claudio从B端市场角度说明联盟的必要性,Will则提出了带有Web3激励机制的”去中心化联盟”构想。
Kay点出联盟的核心价值是降低信任成本:”与其各自为战,不如共同做一面大旗。”她认为联盟是降低商户接入门槛的关键基础设施。
展望未来
PayFi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革新,更在于让普通用户第一次能够分享支付网络的收益。在传统体系中,这些收益只属于Visa、Stripe等巨头,而在链上,用户的每次支付行为都能成为网络价值的一部分。PayFi要做的,是把支付变成一场”用得越多、赚得越多”的共建游戏,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金融乐高”。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0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