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观点:Jakob Kronbichler,Clearpool和Ozean联合创始人兼CEO
现实世界资产(RWA)上链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市场认可度正在快速提升。
稳定币是最典型的成功案例。它们已经成为区块链交易的中流砥柱,去年转账总额甚至超过了Visa和Mastercard的7.7%。与此同时,以美国国债为代表的代币化资产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追求收益的机构投资者。
稳定币的成功不仅在于实现了资产数字化,更重要的是它们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这些可编程的数字货币为各类金融应用提供了基础构建模块。
代币化不等于实际应用
虽然理论上任何资产都可以代币化,但这并不自动创造价值。
观察RWA市场数据,我们会发现总锁仓价值(TVL)持续增长,发行方数量增加,市场关注度提升。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价值主要集中在少数钱包中,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的整合程度仍然有限。
稳定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解决了底层基础设施问题,而不仅仅是实现了资产数字化。稳定币实现了即时结算、消除了跨境支付中的预存资金需求,并能无缝集成到自动化系统中。而大多数RWA项目仍然停留在数字凭证阶段,难以成为金融体系中的功能模块。
合规性是最大挑战
RWA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法律合规问题。当一张代币化国债在链下被认定为证券时,其链上属性依然如此。这直接限制了它可以接入的协议类型和用户范围。
目前行业普遍采用的”许可型DeFi”模式虽然解决了部分合规问题,但却抑制了可组合性,割裂了流动性,而这正是DeFi最具价值的特性。
美国GENIUS法案的通过是一个重要信号,表明合规、可审计的数字资产正在从边缘走向金融体系的核心。
流动性困境
RWA最具吸引力的价值主张之一在于流动性:7×24小时交易、快速结算和实时透明度。然而目前大多数代币化资产的交易更像是私募市场,成交量有限,买卖价差较大,二级市场活跃度不足。
流动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受监管资产无法在DeFi中自由流通。市场割裂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稳定币的成功证明,流动性来源于可组合性。当资产以可编程代币形式存在时,复杂的资金管理流程可以简化为即时跨境交易。
机构采用的关键
从机构角度来看,现有系统虽然效率不高,但合规且稳定。除非区块链能带来效率、成本或合规方面的实质性提升,否则机构不会轻易迁移。
只有当合规性从架构层面深度集成,流动性对接、机构级托管与报告无缝衔接时,机构才会真正拥抱链上化。
DeFi需要真正的资产整合
RWA的初衷是连接DeFi与传统金融,但目前许多RWA项目却卡在两者之间。
DeFi中最常用的资产仍然是原生加密资产:稳定币、以太坊(ETH)和流动性质押代币(LSTs)。大多数RWA资产仍然高度孤立,无法参与借贷市场、抵押池或收益策略。
好消息是,新的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这些组件将帮助RWA在保持合规性的同时实现可组合性。
每家公司都需要代币化战略
领先的机构已经开始制定自己的资产代币化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平台思维:构建他人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发的基础设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资产数字化。
就像2010年每家公司都需要移动战略,2015年需要云计算战略一样,现在机构必须制定资产代币化计划。
那些能及早把握这一趋势的企业,将有机会在新兴的代币化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观望的企业最终只能在别人的平台上开展业务,受限于有限的控制权和灵活性。
作者:Jakob Kronbichler,Clearpool和Ozean联合创始人兼CEO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