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告别狙击?Gavel 如何破解代币分发与流动性引导困局?》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Crypto领域,代币分发和流动性引导始终是项目方必须面对的难题。传统方式往往伴随着透明度不足、市场操纵以及令人头疼的”狙击”和”三明治”攻击等问题。目前Solana生态中流行的联合曲线发行模式虽然实现了初步价格发现,却也催生了机器人抢跑现象——这些自动化程序总能以闪电般的速度抢先低价买入代币,再高价转卖给普通投资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Gavel应运而生。这个由Ellipsis Labs开发的创新平台,致力于通过链上机制解决行业痛点,为Web3生态带来更加公平、高效的代币发行体验。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个5月20日上线Solana的创新项目。
Gavel的创新之道
作为专注于链上代币分发的专业平台,Gavel为项目方提供了低成本、高透明度的代币发行方案。其独特的抗夹单AMM机制不仅保护用户免受市场恶意行为的侵害,还能有效引导初始流动性。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团队Ellipsis Labs也是Solana生态知名DEX Phoenix的创造者,已累计获得4730万美元融资。
Gavel的技术基础源自Ellipsis Labs早期的研究成果。团队曾与Paradigm合伙人等业内专家合作撰写了《抗三明治AMM》论文,提出了通过强制执行特定不变量来保护交易者的创新方案。这一设计实际上是对Vitalik Buterin早在2018年提出的抗抢先交易理念的延伸和发展。
Gavel的运作机制
Gavel的代币分发流程设计独具匠心。项目方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荷兰拍卖、固定价格先到先得等多种发行方式。在开放的分配期内,用户存入SOL即可在结束时按比例获得代币。最关键的是,Gavel确保公开销售的收盘价与后续AMM开盘价完全一致,从根本上杜绝了套利和狙击的可能性。
以测试代币IBRL为例,其70%的供应量通过24小时公开销售分配。分配期结束后,部分代币和SOL会被存入抗三明治AMM池,确保开盘价与清算价一致。这种设计既满足了流动性需求,又能有效防范抢先交易攻击。
更巧妙的是,Gavel的流动性管理采用渐进式退出机制。当代币交易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流动性可以按预定计划逐步撤出,避免长期锁仓带来的损耗。这种动态调整机制既保障了初期流动性,又通过持续通缩维护了代币价值。
IBRL测试案例解析
为了验证机制的有效性,Gavel推出了测试代币IBRL。这个总供应量10亿枚的测试币通过24小时公开销售分配了7亿枚,吸引了2480名参与者贡献30747个SOL。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募集资金和代币供应都完全由Gavel机制管理。
在流动性设置方面,3/7的募集SOL与剩余3亿枚IBRL配对注入AMM池,确保初始价格与公开销售清算价一致。其余SOL则按照精心设计的衰减时间表用于回购销毁IBRL,整个过程完全由智能合约自主执行。这种机制使得IBRL市值在初期一度达到6600万美元,目前稳定在3000万美元左右。
开创公平新纪元
Gavel的创新设计为加密世界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对项目方而言,它提供了高效的资金募集渠道;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创造了公平的参与环境;对整个行业而言,则推动了透明化进程的发展。通过消除中间商套利、防范机器人狙击、实现完全链上操作,Gavel正在重塑代币分发的行业标准。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加密世界,Gavel的出现或许标志着代币分发即将进入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新时代。随着更多项目采用这种创新机制,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健康的Web3生态正在形成。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0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