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IMO:如何通过代币化发行AI模型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IMO(初始模型发行)是加密市场结合AI热潮推出的新型资产发行方式,由Ora Protocol首创。其核心是将AI模型代币化,通过ERC-7641标准实现模型所有权与收益分配,利用预言机和零知识证明技术确保模型真实性。同时,ERC-7007标准验证AI生成内容的来源,保障收益分配的透明性。IMO为开源AI项目提供融资新途径,但链下收益追踪、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等问题仍需解决。这一创新模式虽存在挑战,却为加密与AI结合开辟了新叙事空间。

*转发原文标题:解读 IMOAI 模型也能被代币化发行,币圈抱紧 AI 大腿的新姿势

加密市场总是充满创新活力,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虽然大多数创新都是对现有玩法的微调,但正是这种渐进式的改进,往往能掀起新一轮的市场热潮。

资产发行方式的演变就是最好的例证。从2017年火热的ICO,到后来的IEO,再到如今流行的IDO和LBP(流动性启动池),每一次发行方式的革新都能催生一批新项目,为早期参与者创造可观收益。形式在不断变化,但底层逻辑始终如一。

进入2024年,随着AI成为加密领域的新宠,将AI与资产发行相结合又创造出了一个全新概念——IMO(Initial Model Offering,初始模型发行)。3月2日,AI项目Ora Protocol首次在社交媒体上提出IMO概念,立即引发广泛关注。

揭秘IMO:如何通过代币化发行AI模型

IMO的核心思路很简单:既然万物皆可代币化,那么AI模型同样可以作为资产进行代币化发行。这种创新模式为开源AI项目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让贡献者和投资者都能分享模型发展带来的收益。

AI模型代币化的运作逻辑

传统ICO的本质是创建一个代币,通过设定发行总量、释放机制和功能用途来形成市场价格。这些代币往往与现实世界没有直接对应关系,相当于”凭空创造”一个数字资产。

而IMO则完全不同,它关注的是如何将现实中的AI模型价值货币化。当前开源AI模型普遍面临商业化困境,导致开发者和组织缺乏持续投入的动力。IMO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通过代币化让开源AI项目获得资金支持,同时让投资者分享模型未来的收益。

具体来说,投资者可以购买与AI模型绑定的代币,这些代币不仅代表对模型的所有权份额,还能在未来分享模型使用产生的收益。这种模式既解决了AI项目的融资难题,又为投资者创造了新的价值捕获机会。

揭秘IMO:如何通过代币化发行AI模型

IMO的技术实现路径

要实现AI模型的代币化发行,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如何确保模型真实存在并与代币对应,以及如何保证收益分配的透明可信。

Ora Protocol通过ERC-7641ERC-7007两个代币标准,结合预言机和零知识证明技术给出了解决方案。作为AI预言机领域的先行者,Ora Protocol开发了Onchain AI Oracle(OAO),可以在区块链上验证和执行AI模型,确保模型运行的透明可验证。

揭秘IMO:如何通过代币化发行AI模型

为了保护模型的核心竞争力,Ora Protocol还采用了opML(乐观机器学习)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在不公开模型细节的情况下,通过密码学证明验证模型输出的正确性,既保证了真实性又保护了商业机密。

揭秘IMO:如何通过代币化发行AI模型

在所有权和收益分配方面,ERC-7641标准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个与ERC-20兼容的代币标准允许AI模型开发者将模型与代币绑定,投资者通过购买代币获得相应所有权。当模型产生收益时,智能合约会自动按照持有比例进行分配,因此ERC-7641也被称为”内在受益分享代币”。

揭秘IMO:如何通过代币化发行AI模型

为了验证AI生成内容的真实性,Ora Protocol还推出了ERC-7007标准。这个专为AI内容设计的代币标准通过记录生成内容的元数据,确保内容的来源可追溯。开发者可以使用zkML或opML技术验证特定NFT是否确实来自某个AI模型,从而保证收益分配的准确性。

揭秘IMO:如何通过代币化发行AI模型

IMO的机遇与挑战

从ICO到IMO,代币化发行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展。当AI模型也能成为发行标的,加密市场与AI的融合将进入新阶段。然而,这种创新模式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链下使用的追踪难题尚未完全解决。当AI模型在非区块链环境中使用时,如何准确追踪收益并分配给代币持有者仍是一个技术难点。其次,AI生成内容的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这类作品的价值认可度和流动性仍需市场检验。最后,收益分享机制的实际效果也有待观察,特别是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尽管如此,IMO为开源AI项目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融资和价值共享框架。在加密世界中,完美的解决方案并不存在,但紧跟AI这一技术浪潮的创新尝试,往往更容易获得市场的青睐。这种结合了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的模式,或许正是加密领域下一轮发展的关键所在。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2155.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7月23日 下午4:53
下一篇 2025年7月23日

相关推荐

  • 夜店与说唱歌手热潮回归,推动NFT市场再度升温

    NFT市场连续两月表现强劲,8月交易量达5.78亿美元,创今年新高。核心驱动力包括机构采纳(如实体NFT画廊)和低成本公链Base的兴起。尽管交易笔数略有下降,但单笔金额上升,显示收藏者投入增加。以太坊仍主导市场,占61%份额。市场呈现理性复苏态势。

    2天前
    600
  • 头等仓深度解析:DAO链游公会Merit Circle的发展与潜力

    投资概要 Merit Circle(MC)是一个搭建在以太坊和BSC上的去中心化DAO链游公会,最初类似YGG的奖学金公会,后转型为游戏DAO,主要板块包括投资、工作室、游戏和基础设施。其财库资金充裕,信息披露透明,资金分配合理,现金占40%,链游赛道相关代币/股权占48%。Merit Circle舍弃了奖学金模式,通过投资链游一级市场、合作开发游戏、搭建游戏市场分发渠道平台、建设基础设施等方式扩展至链游产业上中游。然而,其投资对象多为小游戏,市值存在较大水分,收入手段单一,社区基础薄弱。未来取决于链游赛道发展和所投资的游戏能否有良好的回报,以及基础设施Beam游戏链和游戏NFT市场Sphere的发展。

    2025年8月10日
    2200
  • AI代理时代下人工智能与加密货币的碰撞与融合

    加密领域正经历从DeFi到AI代理的注意力转移,AI代理通过LLM+规划+记忆+工具的架构实现自主决策。思维链(CoT)技术显著提升AI推理能力,而加密与AI融合面临计算层、数据层等实际挑战。SocialFi平台如Pump.fun展现meme经济新形态,但AI代理的去中心化仍需长期探索。Base生态成功案例显示,Web3创新需平衡理想与现实需求。

    2025年7月7日
    3600
  • 生成式制造技术如何将代码转化为实物商品

    生成式制造正将链上算法与实体生产结合,开创消费品新形态。通过3D打印、自动织机等硬件,算法可直接生成独特实体产品,解决大规模生产与定制的矛盾。Web3领域已出现Trame织布机、9dcc算法衬衫等实验案例,形成从代码创作到实物制造的完整堆栈。未来,链上艺术程序或衍生出建筑、时尚等跨领域应用,甚至结合去中心化制造设施和合成生物学,推动生成式制造向更广阔场景扩展。

    2025年8月25日
    1500
  • DeFi 创始人强势回归 FlyingTulip能否再造YFI传奇

    DeFi传奇人物Andre Cronje推出新项目FlyingTulip,该平台采用自适应曲线AMM机制,实现动态流动性分配和借贷LTV调整。作为Hyperliquid竞品,FlyingTulip整合交易、流动性和借贷功能,提升资本效率并降低交易成本。凭借Cronje过往成功案例(如Yearn Finance)带来的市场热度,该项目已引发广泛关注,但其高风险高回报特性仍需谨慎评估。

    2025年7月17日
    38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