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U卡市场遭遇寒冬:用户流失与行业反思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加密支付卡(U卡)业务正面临系统性萎缩,Infini等多家企业近期宣布关停相关服务。高企的合规成本、微薄利润与沉重运营负担成为主要痛点,行业普遍依赖传统支付网络导致议价能力薄弱。典型案例显示,Binance、OneKey等机构相继退出,Visa等支付巨头的政策变动更直接引发行业震荡。当前U卡市场呈现寡头化趋势,仅剩头部交易所通过品牌增值服务维持运营。这一困境折射出加密行业与传统金融体系融合的深层矛盾——作为”附庸”的支付创新难以突破成本与监管的双重桎梏。

曾经风靡一时的加密支付卡U卡)业务,如今正经历着明显的市场萎缩。6月17日,Infini联合创始人Christine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宣布将停止面向消费者的U卡业务,并坦诚地揭示了背后的困境:居高不下的合规成本、微薄的利润以及沉重的运营负担。

加密U卡市场遭遇寒冬:用户流失与行业反思

Christine直言不讳地表示,面向个人用户的卡业务消耗了公司99%的时间和成本,却几乎没有带来任何实际收入。这一决定标志着Infini正式从C端卡业务战略撤退,将重心转向理财和企业级服务。然而就在一两年前,U卡还被视作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结合的突破性创新,支持USDT、USDC等稳定币直接消费的特性,使其迅速成为加密圈的热门支付工具。

当时正值ChatGPT兴起的热潮,许多用户苦于没有海外银行卡订阅服务,U卡恰好填补了这一支付空白。无论是加密货币出金需求,还是新兴AI服务的支付场景,U卡都曾被视为理想的解决方案。但随着行业发展,这些需求逐渐找到了其他替代方案,U卡的市场空间正在被不断挤压。

行业性困境

Infini的退出并非个案。纵观整个行业,U卡业务关停的消息此起彼伏。2024年9月,OneKey宣布将逐步停止U卡服务;2023年12月,币安终止了在欧洲经济区的卡服务;更早的2018年,Visa突然终止与WaveCrest的合作,导致包括Bitwala和Cryptopay在内的多家U卡提供商陷入困境。这些案例无不表明,U卡业务正面临着全球性的系统性挑战。

产业链困局

对普通用户来说,U卡似乎是个简单的支付工具,只需关注费率和磨损。但对从业者而言,这个业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产业链条和沉重的成本压力。U卡的运作需要多方协作:用户充值稳定币,卡提供商通过off-ramp出金转换为法币,支付网络与发卡机构完成结算。然而关键的上游环节——支付网络和银行——都掌握在传统金融机构手中,这让U卡业务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加密U卡市场遭遇寒冬:用户流失与行业反思

市场上之所以能看到众多品牌的U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卡即服务”模式的出现。技术提供商通过API或SaaS解决方案,为发卡方提供包括交易授权、资金转换、风险管理等在内的全套服务。但这种便利也意味着利润被层层分割,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发卡方往往获利有限。交易手续费收入不仅要支付网络1-3%的费用,还要覆盖稳定币转换成本、银行账户维护费等各项支出。

更棘手的是固定成本难以削减。技术维护需要实时处理交易并确保安全,客户服务要应对各种退款和咨询需求。当上游服务出现问题时,发卡方往往首当其冲,却无能为力。

合规重压

合规是U卡业务面临的另一座大山。KYC和AML是最基本的要求,若想拓展欧美市场,还需应对美国FinCEN注册和欧盟MiCA法规等更严格的监管。USDT等稳定币在灰色领域的流通,更让U卡业务天然面临更高的风控压力。

加密U卡市场遭遇寒冬:用户流失与行业反思

近期社交媒体上流传着某些U卡业务被关停的消息,虽然细节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U卡业务面临的合规风险和舆论压力远超许多链上业务。资金流向、用户群体乃至整体舆论环境的变化,都可能给U卡业务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

在这种背景下,交易所可能更适合开展U卡业务。对于CEX来说,U卡不必承担盈利重任,而是可以作为增强用户粘性和品牌差异化的增值服务。比如Bybit和Bitget仍在运营U卡业务,Coinbase也计划在2025年秋季推出Coinbase One Card,提供消费返利等增值服务。

加密U卡市场遭遇寒冬:用户流失与行业反思

U卡业务正在经历市场洗牌,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必然是那些具备强大合规资源和风控能力的头部企业。这个曾经热闹的市场,正不可避免地走向寡头化。

行业反思

U卡业务的困境折射出加密行业与传统金融体系交互时的深层矛盾。当传统金融机构大举进军稳定币、RWA等加密领域时,加密行业在支付等传统领域却处处受制于人。理论上,加密技术本可以通过钱包直接发起交易,用链上结算绕过传统支付网络,但在现实合规框架下,这种理想化的方案显得遥不可及。

如果尝试通过收购银行、支付渠道等方式掌握产业链,又会导致成本急剧攀升。U卡业务面临的挑战,实际上反映了整个加密行业在向外拓展时遇到的普遍困境。当创新只能在加密原生领域延续时,真正独立出圈的机会似乎仍未到来。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0827.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7月13日 上午8:04
下一篇 2025年7月13日 上午8:41

相关推荐

  • 贝莱德比特币ETF年费收入超旗舰标普500基金 投资者为何更青睐BTC投资

    贝莱德现货比特币ETF(IBIT)年度费用收入1.872亿美元,首次超越其旗舰标普500指数基金(IVV),尽管IVV规模达6240亿美元(IBIT的八倍)。IBIT以0.25%费用率吸引750亿美元资产,反映出机构对比特币需求激增。加密行业认为这标志着比特币正式成为华尔街焦点,自1月上线以来IBIT净流入524亿美元领跑全美比特币ETF。周三比特币涨2.82%至108660美元,但现货ETF出现15日来首次净流出。

    2025年7月3日
    2000
  • 美国大选结果如何影响加密货币市场走势

    共和党与民主党加密货币立场对比 特朗普团队展现对加密货币狂热支持,承诺将比特币纳入战略储备、阻止监管打压,并发行多套NFT获利超715万美元。其子推出稳定币项目,马斯克作为顾问捐赠7500万美元并站台助选。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态度相对温和,仅通过第三方接受加密捐款并承诺改善监管框架。当前民调显示哈里斯支持率领先1.4%,但加密用户更倾向特朗普(50% vs 38%)。短期看特朗普胜选对加密市场刺激更大,但中长期两党政策差异有限。

    2025年8月20日
    1000
  • 泰达公司增发20亿美元USDT,总供应量突破16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全球最大稳定币发行商Tether于7月16日在以太坊链上增发20亿美元USDT。CEO确认此次增发属于库存补充,其中10亿美元直接转入交易量最大的币安交易所,反映加密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比特币刚突破12万美元历史新高)。USDT总市值随之突破1600亿美元创纪录,其中以太坊链发行740亿、波场链810亿。Tether强调所有代币均有全额储备支持,其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达1270亿美元,可位列全球美债持有国第18位。近一个月内已累计发行44亿美元USDT,凸显其在新兴市场作为”数字美元”的重要地位。

    2025年7月17日
    4900
  • 如何追踪聪明钱的投资策略与路径

    在加密市场,”聪明钱”指具备信息优势和分析能力的投资者资金,包括顶级交易员、KOL、巨鲸和机构。追踪聪明钱能帮助普通投资者发现早期机会、降低风险并学习投资策略。通过链上分析工具如Nansen、GMGN.AI等可监控聪明钱交易动态,但需注意避免盲目跟单。此外,结合社交平台热度和不同聪明钱主体的交易风格,投资者应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理性借鉴而非简单复制。

    2025年8月10日
    2200
  • STON.FI 全面解析:一文掌握关键知识点

    STON.fi是基于TON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专注于解决跨链互操作性难题,支持用户在不同区块链间进行原子跨链交易,无需桥接或第三方中介。平台采用自动做市商(AMM)机制,提供零手续费、低滑点交易,并与Telegram深度集成,优化用户体验。其原生代币STON具备治理与质押功能,通过通缩机制提升价值。STON.fi还引入DAO治理模型,允许用户参与协议决策,并通过流动性挖矿和质押奖励机制激励生态参与。该平台致力于打造安全、高效的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

    2025年7月17日
    31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