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太坊与索拉纳对决:去中心化或成DeFi新篇章决胜关键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Curve Finance创始人Michael Egorov探讨2025年DeFi两大架构路线之争:以太坊采用模块化设计,坚持去中心化优先,成为机构级DeFi首选,占据55%链上锁仓量;Solana则以高性能单层架构实现数千TPS,但存在中心化风险。文章指出,以太坊在安全性、可组合性和开发者生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Solana更适合对去中心化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作者认为,从长期来看,以太坊的结构稳健性和政治中立性更可能支撑DeFi成为全球金融新基建。

2025年以太坊与索拉纳对决:去中心化或成DeFi新篇章决胜关键

本文为Curve Finance创始人Michael Egorov的特约观点文章

当DeFi日益逼近主流金融领域时,必须在网络中立性、安全性与吞吐量之间取得平衡。2025年,这种平衡正由两种相互竞争的架构愿景所定义

DeFi的演进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命题: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设施来构建未来金融体系?随着行业日趋成熟并逐步融入全球金融系统,这个问题的紧迫性愈发凸显。

时至2025年,这已不仅是技术路线的选择,更是两种理念的角逐:以太坊坚持模块化架构与去中心化优先,而Solana则追求高性能的单体式设计。这场较量的结果,将决定下一代区块链金融的形态,并重塑未来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础架构。

本文将剖析两大网络的战略布局,并探讨哪种架构更可能赢得长期胜利。

以太坊:严肃DeFi的基石

以太坊不仅是条区块链,更是现代DeFi的根基。在这里,安全可组合的应用得以蓬勃发展,长期金融基础设施正在成型。当机构需要资产代币化时首选以太坊,资本也因其安全性而持续涌入。数据显示,主要公链总锁仓量(TVL)的55%以上集中于以太坊,其统治地位不言自明。

与Solana”一刀切”的Layer1方案不同,以太坊采用模块化扩展策略。Layer1保持核心地位,Layer2则承接微支付、游戏等特定场景,避免主链拥堵。这种结构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同时实现扩展。随着2025年初Proto-Danksharding上线,Layer2交易成本大幅下降——这巩固了以太坊在模块化架构领域的领先优势。

当然,以太坊模式也存在妥协。对Layer2的依赖可能导致生态割裂,某些DeFi原语必须部署在Layer1才能实现完全可组合性。虽然订单簿DEX等独立应用可在Layer2运行,但这些方案往往像临时补丁而非长期设计。真正一体化的DeFi需要同步的链上组合性——这要求所有组件运行在同一基础层。

但以太坊最强大的优势在于其对去中心化的不妥协坚持。这是现存最具政治中立性的区块链之一——在监管日益收紧的环境中,这一特质至关重要。速度和用户体验可以逐步优化,但去中心化是立身之本,一旦丧失几乎不可挽回。

开发者体验是另一优势。以太坊智能合约开发难度显著低于Solana,使开发者能产出经过充分测试的安全代码。这种成熟度使得以太坊开发者敢于部署不可升级合约——这是对安全性的绝对自信。几乎所有重大DeFi创新都诞生于以太坊绝非偶然。数据对比显示,以太坊已部署协议达1,388个,而Solana仅为232个。

当安全性、可组合性与开发者信心形成共振时,整个生态都将受益。

Solana:高效但中心化

Solana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应对扩展性挑战。其单体架构将所有功能集中于单一Layer1,带来显著优势:极速交易、低廉费用和流畅体验。

从原始性能看,Solana表现惊艳——当前可达3,000-4,000 TPS,且通过即将上线的Firedancer验证器有望突破百万TPS(基于测试网数据)。相较以太坊15-30 TPS的平均水平,这些数字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但性能背后存在妥协。Solana设计中的领导者节点负责交易排序,虽提升吞吐量却引入中心化风险。网络虽属分布式,但未实现真正去中心化。这一差异至关重要——尤其当机构用户重视政治中立性与抗审查性时。

不过并非所有场景都需要深度去中心化。例如央行数字货币(CBDC)或面向消费者的游戏/金融科技应用,或许更适合Solana的高吞吐架构。未来出现适用于受控环境的Solana定制版本也不足为奇。

但即便Solana势头强劲,以太坊仍是我所称”严肃资金”的首选平台。

结构稳健vs大规模采用

2025年及以后,DeFi的核心争议在于行业应该优先保障什么:结构完整性还是大规模采用?我们是否应该构建抗脆弱、去中心化、可组合的系统——即便这意味着更慢的速度和更高的复杂度?还是应该以牺牲加密核心价值为代价,优先追求规模和用户体验?

忽视结构健全性而盲目追求采用率是短视的。如果协议在安全性或去中心化方面妥协,监管机构终将施加与传统金融相同的束缚。届时,DeFi的初心将荡然无存。

这正是机构资本持续青睐以太坊的原因——我也相信这种偏好将持续。中立性与安全性无法事后修补,必须从基础层开始构建。

若要让DeFi穿越周期波动,成为新全球金融秩序的支柱,以太坊提供了最稳健的发展路径。它让我们有机会打造抗脆弱、安全且不可被收编的金融基础设施。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3090.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7月14日 下午2:03
下一篇 2025年7月14日

相关推荐

  • 揭秘Solchat:鲜为人知的区块链通讯神器

    Solchat是基于Solana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通信协议,整合加密文本/音视频通话、链上消息存储及SOL支付功能。其核心优势包括:1)通过WebRTC实现点对点加密通信;2)利用Solana低交易费用(单条消息低至0.000005 SOL);3)原生集成$CHAT代币经济体系,支持质押分红与治理投票。相比Web2应用,Solchat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自主权,消除中心化平台的数据垄断风险。目前支持Phantom等主流钱包接入,并提供全球聊天室、流媒体等创新功能。

    2025年7月8日
    3300
  • 美国现货以太坊ETF资金流入破纪录 带动山寨币市场全线暴涨

    美国现货以太坊ETF周三创7.17亿美元单日净流入新高,贝莱德ETHA贡献4.89亿美元领跑。当前持仓超500万枚ETH(占流通量4%),单日购买量达网络发行量的107倍。此前最高记录为2024年12月5日的4.28亿美元。

    资讯 2025年7月17日
    1600
  • 深入解析高性能区块链Solana网络的优势与特点

    Visa团队评估Solana区块链在支付领域的潜力,指出其高吞吐量(峰值2000+TPS)、低于0.001美元的可预测费用及400毫秒级交易终局性等特性,显著优于以太坊和比特币。Solana通过并行处理架构和本地化费用市场实现高效支付结算,1893个验证节点和多重客户端设计保障网络稳定性。这些技术优势使其成为稳定币结算的理想试验平台,Visa正扩大试点以验证其对企业级支付场景的适用性。

    2025年8月8日
    4000
  • EIP-4844详解:Proto-danksharding如何改变区块链扩容格局

    以太坊上海升级将引入EIP-4844(Proto-danksharding),作为Danksharding分片技术的第一步过渡方案。该提案通过Blob携带交易为Rollup扩容提供2MB临时数据空间,预计降低Layer2费用至1%,同时兼容未来16MB的完全分片架构。作为合并后的首个重大升级,EIP-4844将于2023年部署,为Arbitrum等Layer2项目带来显著性能提升,并为解决区块链不可能三角问题奠定基础。

    3天前
    700
  • Deloitte报告:99%的CFO计划长期使用加密货币,23%将在两年内落地实施

    德勤2025年Q2调查显示,99%的亿美元企业CFO计划长期采用加密货币,23%的受访者预计两年内将其用于投资或支付,大企业中该比例达40%。价格波动(43%)、会计复杂性(42%)和监管不确定性(40%)是主要障碍。15%的CFO计划两年内投资非稳定币(大企业24%),同等比例考虑接受稳定币支付。供应链管理等运营改进成为关键应用场景,超半数企业关注区块链技术。机构投资兴趣持续增长,83%计划2025年增持加密资产。

    2025年8月1日
    23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