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安全专家发出警告:量子计算正悄然成为加密货币行业的”隐形杀手”,而大多数从业者对此毫无防备。
Naoris Protocol(专注于量子安全基础设施的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David Carvalho分享了他的独特经历。这位13岁就开启黑客生涯的专家,如今正致力于构建量子安全的去中心化网络系统。他指出,比特币和以太坊等主流区块链采用的加密技术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发展。
“当前区块链采用的加密技术与传统系统同样脆弱,”Carvalho在接受Cointelegraph专访时形象地比喻道,”量子计算的威胁就像即将撞击地球的小行星,而我们就是毫无防备的恐龙。”
尽管区块链开发者普遍认为还有充足时间应对,但专家警告这个时间窗口正在快速关闭。虽然量子安全签名技术研发正在进行,但Carvalho强调这些防护措施远未普及,行业对威胁的紧迫性认识严重不足。
最新研究显示量子计算尚未对比特币构成实质威胁。来源:
Kevin Rose
量子威胁已开始收集比特币数据
曾经被视为科幻情节的量子计算威胁,如今正在变为现实。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和政府部门已经开始为”先收集,后解密”的攻击模式做准备。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自2022年起就持续呼吁采用量子安全算法,白宫更是要求政府承包商在2035年前完成量子安全升级。当前的量子技术虽然还无法破解比特币的SHA-256算法,但Carvalho等专家警告,指数级的技术突破可能随时到来。
“攻击者现在收集加密数据,不是为了立即攻击,而是在为未来的量子计算机准备’解密数据库’,”Carvalho解释道,”一旦技术成熟,他们可以在几分钟内解密十年积累的数据。”
尽管风险日益增长,比特币社区多数成员仍对量子威胁持观望态度。
Blockstream CEO Adam Back认为比特币在未来十年内面临量子威胁的可能性很低。来源:
Adam Back
比特币开发者已经开始探索防御方案,如BIP-360提出的量子安全地址方案。Naoris Protocol等项目也在积极推动区块链向量子安全标准过渡。
量子计算+AI:比特币的真正威胁
Carvalho指出,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才是最大的威胁。这种组合可能实现精准的”非对称攻击”,而非简单的暴力破解。
“人们等待的’大破解’可能永远不会发生。更可能的情况是资金悄无声息地消失,却无人能证明发生了什么,”他警告道。
AI技术已经被用于网络安全防御,但同样可能被恶意利用。结合量子计算能力,攻击者可以自动扫描钱包漏洞、模拟验证节点,实现Carvalho所说的”无声崩溃”。
“这不仅关乎资产安全,更关乎整个区块链信任体系的崩塌,”他强调,”整个网络可能被攻破,却无人知晓攻击是如何发生的。”
数据显示约25%的比特币存储在易受量子攻击的老旧地址格式中。
AI测试已经发现了传统工具无法检测的加密漏洞。加上攻击者持续收集加密数据,系统性风险正在累积。
比特币基础设施的致命弱点
虽然比特币网络号称去中心化,但其基础设施仍存在集中化风险。云服务、矿池等关键节点都可能成为量子攻击的突破口。
“去中心化理论很美好,但如果大多数节点都依赖少数几个云服务商,那么安全防线已经崩溃。”
量子威胁可能通过老旧技术、中心化基础设施等系统弱点发起攻击。Naoris等项目正在开发量子安全解决方案,包括新型Rollup方案、密钥格式和协议升级。
威胁与防御的竞赛正在进行,加密货币行业能否及时应对这场量子安全危机,将决定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5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