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研究员Justin Drake于7月31日发布 “精益以太坊”提案,该提案围绕抵御国家行为体和量子威胁的生存能力,以及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实现数量级性能提升这两大核心要务,重新构建基础层框架。
新指南分别被称为”堡垒模式”和”野兽模式”。
这份发布在以太坊基金会博客上的愿景文件提出,通过将主网锚定在基于哈希的密码学中,并重构共识、数据和执行三大协议子层,网络可以同时强化安全性和实现规模化扩展。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与Drake近日在柏林举行的以太坊主题活动中阐述了这一概念。
堡垒模式与野兽模式
Drake的安全论点强调,以太坊必须在对抗性条件下持续运行数十年甚至数百年。
根据路线图,”只要互联网存在,以太坊就存在”是终极目标。在性能方面,精益以太坊计划通过激进的纵向扩展使主网达到约10,000 TPS,并通过广泛的横向扩展使第二层(L2)区块链实现约100万TPS。
他补充说,实现”月球数学”已不再是空想,建议采用实时零知识虚拟机(zkVM)处理执行层,通过数据可用性采样(DAS)提升数据吞吐量。
配套的可用性目标是在浏览器、手机和钱包等消费级设备上实现全链验证。
三大”精益”子层
精益以太坊提议对三个不同层级进行协同升级。首先是”精益共识”(Beacon Chain 2.0),重点强化信标链以实现最高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最终确认时间缩短至秒级。
第二层是精益数据(Blobs 2.0),目标是实现具有粒度大小的后量子”数据块”,在提升吞吐量的同时保持类似调用数据的开发者体验。
最后是精益执行(EVM 2.0),包含精简的SNARK友好指令集,在保留EVM兼容性和网络效应的同时加速证明验证过程。
这些变革旨在不可妥协的连续性和简洁性约束下,共同实现”性能富足”。
基于哈希的密码学标准架构
精益以太坊将哈希函数视为跨层基础原语:共识层用聚合签名取代BLS签名,数据层用基于哈希的承诺替代KZG多项式承诺,执行层采用以哈希为核心的zkVM简化验证流程。
该方法既能为量子威胁做好前瞻防御,又能顺应全栈SNARK技术的快速发展。
Drake表示,精益以太坊既是工程美学,也是路线图。其核心理念基于最小化模块、封装复杂性、形式化验证,以及可证明的安全性与最优性。
对”精益工艺”的追求旨在精简历史遗留复杂性,同时标准化更易推理验证的基础原语。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8424.html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