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的重要心理关口,美债代币化浪潮下的收益稳定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思考:这是否预示着新一轮DeFi黄金时期的到来,还是又一次”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终结”的轮回?
回溯2022年,UST/Anchor曾以20%的固定年化收益率打造”加密市场基准利率”的宏大愿景,最终却以左脚踩右脚的”梯云纵”式崩盘告终。如今时移世易,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过去两个季度持续攀升,一度触及5%的16年新高,虽然随后在Bill Ackman等美债大空头集体倒戈的影响下回落,但这一趋势已经刺激众多机构通过RWA渠道推出美债支撑的代币化项目。
当前加密市场涌现出多种美债代币化固定收益产品,这些项目通过将加密货币与传统美债资产挂钩,为用户提供分享国债收益的机会。MakerDAO、Frax Finance等老牌项目积极拓展这一赛道,Mountain Protocol、Ondo Finance等新兴项目也纷纷入局。
MakerDAO作为RWA赛道龙头,其增强型DAI储蓄利率(EDSR)目前维持在5%的高位。随着DSR合约利用率突破31%的阈值,未来利率可能随利用率上升而逐步下调。Mountain Protocol推出的USDM稳定币则以短期美债为支撑,通过Rebase机制为用户提供5%的年化收益。Frax Finance近期推出的sFRAX质押金库通过与Lead Bank合作购买美债,初期提供10%的高收益率吸引资金流入。
这些项目的高收益主要来源于美国国债不断攀升的”无风险利率”。项目方从用户处筹集美元购买美债,再将部分利息收益分配给用户。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将传统金融机构独享的国债收益开放给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以Tether为例,其持有的558亿美元美债每年可产生约28亿美元的利息收入,而这些收益稳定币项目正是要将这部分收益分享给持币用户。
然而,美债代币化浪潮背后也暗藏风险。首先是美债价格持续下跌带来的心理风险,随着收益率攀升,美债市场价值不断缩水,可能引发资不抵债的担忧。其次是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当加密市场剧烈波动时,用户集中赎回可能迫使项目方折价抛售长期债券。此外,托管机构的可靠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美债收益率与价格的此消彼长关系意味着当前的高收益率环境可能难以持续。随着美国政府度过发债高峰期,美债收益率或将逐步回落。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时,也需要警惕收益率下降和流动性风险带来的潜在冲击。
这场由加息催生的盛宴终将面临转折。虽然美债代币化为DeFi领域引入了优质底层资产和丰富资金来源,但经历过UST/Anchor崩盘的投资者更应保持清醒。金融市场没有永恒的盛宴,再宏大的高收益叙事,如果不能妥善收场,终将成为镜花水月。时间将为我们揭示这场代币化浪潮的最终走向。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