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概念股周五遭遇大幅回调,多家相关企业股价出现两位数跌幅,这一现象与香港金融市场监管转型及整体市场调整密切相关。
根据最新市场数据,明智证券商品集团单日暴跌近20%,云锋金融集团盘中跌幅超16%,国泰君安国际控股下滑11%,OSL集团下跌10.5%。这些企业因涉及稳定币发行、托管、交易等业务而被市场归类为”香港稳定币概念股”。
多位行业专家认为,此次调整是市场回归理性的正常表现。”这实际上是一次健康的市场修正,”香港科技大学高级稳定币政策研究员Allen Huang向Cointelegraph表示,”稳定币热潮已开始向股票市场等其他金融领域蔓延。”
此次调整恰逢香港金融市场整体走弱。周五收盘数据显示,恒生指数下跌1%,恒生小型股指数跌幅达1.54%,恒生科技指数也下挫1.02%。
监管过渡期引发市场调整
股价波动正值香港实施为期6个月的稳定币监管过渡期,新规将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持牌经营,并将无牌推广行为定为刑事犯罪。
HashKey Group流动基金总监Xu Han指出:”在经历了数月的投机热潮后,稳定币概念股的抛售是市场的理性回调。”他强调,新规要求100%储备、T+0赎回及最低318万美元资本金等条款,”体现了香港优先考虑系统稳定性和可信度的监管思路。”
“市场调整过滤了短期投机行为,让优质企业能够巩固香港作为全球数字资产中心的地位。”
AMLBot合规主管Niko Demchuk补充道:”高准入门槛和监管要求加速了市场重新洗牌。”Plume首席战略官Shukyee Ma也认为:”这次回调是由获利了结和监管明确化共同推动的健康调整。”
行业整合在所难免
Huang研究员预测:”新规实施后,部分机构可能退出稳定币业务。”他指出首批持牌机构将获得先发优势,而后续申请者将面临更大挑战。
“对于无法进入首批名单的企业,将面临严峻的商业可行性考验。这种安排实际上提高了持牌机构的成功概率。”
Ma预计过渡期内,小型或投机性企业可能暂停业务或转战其他地区,而资金雄厚的参与者将全力满足合规要求。Demchuk则预测最终只有少数企业能获得牌照,银行也将优先与头部持牌机构合作。
港元稳定币的全球竞争前景
尽管分析师普遍认为港元稳定币短期内难以撼动美元稳定币的主导地位,但Ma指出:”严格的监管实际上提升了港元稳定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可信度。”
“香港凭借其金融中心地位和严谨监管,可能在跨境支付和DeFi领域获得独特优势。”
不过Demchuk提醒:”在2027年前,DeFi和支付领域的显著增长可能难以实现,因为市场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时间。”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