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观点:Vikram Arun,Superform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去中心化金融(DeFi)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每天处理数十亿美元的交易,让普通用户也能获得远超传统银行的收益。然而当前的DeFi体验却令人望而生畏:用户需要同时使用多个应用程序来寻找投资机会、进行跨链操作、完成交易、管理资产,还要应对复杂的钱包设置和Gas费用问题。这不像是一场金融革命,反倒像是一架大多数飞行员都无法成功起飞的模拟器。
简化DeFi复杂性的关键
要让加密货币真正改变全球金融体系,这种复杂性必须被消除。解决方案不是简单地增加新的协议,而是需要从根本上重构DeFi的架构和使用方式。这需要将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与直观易用的产品界面完美结合。
当前DeFi生态系统中缺失的两个关键要素是:超结构(Hyperstructure)和超级应用(Super App)。
超结构: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础设施
超结构这个概念最初由Jacob Horne提出,指的是免费使用但具有价值治理机制的持久性协议。作为DeFi新架构的基础,超结构必须同时满足开发者、用户和投资者的需求。它需要保持去中心化和无需许可的特性,同时提供持续改进的激励机制。
现有的成功案例如Uniswap、Curve等交易协议,以及Zora、Farcaster等创作者平台,都正在从单一协议演变为完整的生态系统,为下一代超级应用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为资金增值这一基本金融功能构建超结构。传统金融体系中,储蓄、投资和收益获取都受到严格限制。加密货币已经实现了无需许可的资金转移,通过超结构,我们同样可以实现无需许可的资金增值。
超级应用:简化DeFi用户体验
超级应用的作用是将DeFi的碎片化体验整合为一个简单直观的界面。要实现这一点,收益层需要专门的基础设施来解决两个核心问题:机会发现和执行效率。
发现功能需要自动展示全面的收益机会,提供可靠的链上数据,避免中心化列表的限制。执行功能则需要将复杂的操作流程简化为原子交易,赋予每个用户相同的操作能力。
这种架构需要将快速迭代的产品层与稳定可靠的基础层分离。基础层需要保持中立性、安全性和低成本特性,同时支持现代金融应用所需的各种功能。
DeFi的未来:金融科技般的用户体验
随着基础层的标准化,用户体验将成为关键差异化因素。理想的超级应用应该像使用金融科技产品一样简单:打开应用就能看到”即时转账”、”储蓄账户”、”最佳收益”等熟悉的选项。点击后,应用会自动完成跨链、兑换和存款等复杂操作。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追求用户体验而忽视去中心化原则,DeFi就可能沦为另一种形式的中心化金融科技。这正是超结构要防范的风险。
加密货币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短期便利,而在于长期的金融自由。就像2000年代人们无法想象通过单一协议就能流畅播放4K视频一样,未来的货币系统也将变得开放、无形且不可阻挡。
DeFi的发展方向不是更多协议的简单叠加,而是全新的金融交互界面。超结构提供基础支撑,超级应用提供使用体验。当二者完美结合时,我们将获得的不仅是一个更好的应用,而是一个更完善的金融系统。
作者:Vikram Arun,Superform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