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区块链下一重大层级非为金钱,而是追求真相与信任重塑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科学论文撤稿激增,同行评议面临危机,AI模型输出荒谬。区块链提出“真相二层网络”:将科学假设转为链上对象,结合AI与人类验证,激励精确而非声望。预测市场让信念成为可交易资产,颠覆学术经济,推动知识协议化,为真相定价并构建认知金融基础设施。

观点作者:Sasha Shilina,Episteme创始人、Paradigm研究所研究员

2024年,《自然》杂志发布报告显示,科学论文撤稿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超过1万篇因欺诈、重复或方法缺陷被撤回。曾经作为学术合法性基石的同行评审机制,如今正面临严峻挑战——流程缓慢、缺乏透明度,且极易被操纵。

更令人担忧的是,基于这些缺陷数据训练的人工智能模型,正在生成看似自信实则荒谬的结果。论文引用虚构研究,学术决策受影响力而非逻辑主导。互联网曾被视为知识民主化的推动力,如今却沦为错误信息、点击诱饵和指标操纵的战场。

我们正深陷一场认知危机。

然而,在Crypto X和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论坛这些看似边缘的领域,一种新的架构正在悄然兴起——其目标并非转移价值,而是验证真相。

知识的二层网络:重新定义科学可扩展性

在加密世界中,二层网络旨在提升可扩展性,帮助以太坊更快、更便宜地处理交易。但如果真正的瓶颈并非金融,而是认知层面的呢?

当前科学体系难以扩展。声誉等级、传统期刊和资助机制形成重重阻碍。优秀假设在申请资金的漫长过程中被埋没,重复性研究得不到激励,错误往往需多年才能纠正——如果还能被纠正的话。

那么,“真相的二层网络”究竟如何运作?它将科学假设转化为链上对象,公开、持久且开放审查。参与者不再仅在社交媒体表达观点,而是用真金白银对信念下注,使其暴露于真实风险之中。这一混合流程结合了AI解析证据、人类验证者质疑或确认结果、去中心化预言机透明记录成果。关键在于,激励从追求声望转向追求精确,奖励正确而不仅是权威。

这不仅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或去中心化科学(DeSci),而是更具颠覆性的代理性去中心化科学(DeScAI),甚至可称为“认知金融”:一个围绕声明而非代币构建的市场。

押注现实:重塑学术经济模型

这远非科学赌博,而是一场结构性变革。当前学术体系奖励“有趣”而非“正确”——吸引眼球的论文获得关注与资金,无论结果是否可复现。相反,重复验证、零结果和基础研究往往被忽视。

预测市场能够扭转这一局面:它为正确性付费。不论你是否高声、知名或受机构认可,只要对世界的判断准确,就能赢得回报。例如,若生物技术研究员预测某化合物可让小鼠肿瘤缩小20%,正确即获胜,错误即承担损失。规则简单、透明且残酷诚实。

在这一模型中,信念成为可量化资产,知识实现流动性。市场交易的不再只是代币,更是认知信心。

重新思考预言机问题:谁来决定真相?

加密货币中的“预言机问题”指如何无信任地将现实数据上链。而在认知架构中,预言机不再仅是价格来源,而是真相的仲裁者。

这引发关键问题:谁有权判定真相?AI能否成为可靠裁决者?市场出错时又该如何?

答案在于摒弃单一预言机,转向协议化流程:部分自动化、部分争议、部分历史记录。参与者可挑战、更新和完善声明,使真相迭代、开源、对抗化——如同代码开发一般。

尽管这可能带来认知波动,但在连诺贝尔奖得主都会犯错的世界里,波动难道不优于停滞吗?

从出版到协议:知识体系的范式转移

互联网颠覆了出版,区块链颠覆了金融,而今我们正见证第三波颠覆:知识的协议化。

在这一新范式下,论文不再是静态PDF,而是嵌入预测权重的动态合约,既提供信息也接受检验。引用不再仅是学术礼仪,而是转化为带信心分数、可追踪影响的链上链接。曾封闭的同行评审转变为开放的对抗性验证市场,声明在公众监督下被挑战、修正和解决。

科学从而不再是静态档案,而成为经济化、动态化、多元化的生态系统。

真相成为新资产类别:为信念定价的时代已来

我们已为金钱、时间与注意力定价,却从未真正为信念定价——直到现在。

新兴市场奖励验证而非投机,是在信息噪声时代中围绕真相重建激励的重要工具。问题不在于这些市场是否存在风险(所有市场皆有风险),而在于:我们能否承受不尝试的代价?

如果加密货币是新的互联网,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表情包、 meme币和猴子JPEG。我们更需要支撑下一个认知时代的基础设施:在关键时刻,于公众视野中验证重要命题。

下一层重大突破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真相。

观点作者:Sasha Shilina,Episteme创始人、Paradigm研究所研究员。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5280.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8月26日 上午10:12
下一篇 2025年8月26日 上午10:25

相关推荐

  • 瑞波(Ripple)与SEC法律战落幕:挑战SWIFT的最佳时机已到?

    Ripple与美国SEC的法律争端结束,为XRP带来法律明晰。观察人士关注其能否替代SWIFT,后者因交易慢、费用高、透明度低受批评。Ripple技术优势显著,但挑战SWIFT需克服银行系统惯性、合规障碍及全球监管差异。尽管合作扩展且价格大涨,普及仍需时间。美国政策转向支持稳定币,或为Ripple创造新机遇。

    2025年9月9日
    2000
  • Tim Draper:山寨币如何成为比特币(BTC)的测试场,推动其技术优化与升级

    风投人Tim Draper认为,山寨币作为创新测试场,将推动比特币主导地位持续提升,并预测其价格可能达25万美元。他强调比特币是对抗政府支出失控的有效对冲工具,并类比微软发展历程,指出比特币正吸引更多开发者,形成强大网络效应。

    2025年8月26日
    2200
  • 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指标(VWAP)是什么?如何理解与应用

    VWAP(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是日内交易的关键指标,通过计算特定时期内资产相对于成交量的平均价格(公式:∑(典型价格*成交量)/∑成交量),反映价格强弱趋势。价格高于VWAP视为上涨信号,低于则看跌,适用于突破或回调策略。但该指标在震荡行情中易产生假信号,且具有滞后性。机构常用VWAP控制大额交易成本,投资者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2025年7月25日
    9600
  • 区块链协议的规则与策略:关键要点解析

    文章探讨以太坊规则集的动态演变特性,指出区块链规则本质上是可优化的工具而非绝对真理。重点分析MEV(矿工可提取价值)对以太坊生态的负面影响:验证者为获取超额收益纵容三明治攻击等恶性MEV,导致DeFi用户体验恶化。当前MEV-Burn提案通过销毁部分交易费试图缓解问题,但存在未有效补偿受损用户、无法解决CeFi-DeFi套利等缺陷。文章强调协议变更需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网络健康,同时对比特币面临的通胀漏洞、2106时间戳危机等固有挑战进行横向比较,揭示所有区块链都面临规则集迭代的必然性。

    2025年8月17日
    4600
  • Mirada AI (MIRX) 是什么?全面解析其功能与应用

    Mirada AI 去中心化平台 Mirada AI 结合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提供去中心化 AI 服务,包括 AI 搜索、LLM 聊天、图像/动画生成及社区管理工具 Sentinel。平台通过原生代币 $MIRX 实现治理、质押和高级功能访问,并与 Carbon 浏览器等第三方合作扩展生态。其代币经济模型包含 10 亿枚 MIRX,分配透明,强调社区驱动发展,确保隐私与去中心化控制。

    2025年8月10日
    60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