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hainalysis最新发布的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报告,美国在加密货币采用率排名中跃升两位,位居全球第二。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华盛顿方面日益明确的监管态度以及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广泛接纳。
印度连续第三年蝉联榜首,继续引领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浪潮,并推动亚太地区成为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间增长最快的区域。
Chainalysis首席经济学家Kim Grauer在接受Cointelegraph采访时指出,加密货币的普及在两类市场中表现尤为突出:一是监管框架更清晰、机构基础设施更成熟的发达市场,二是稳定币正逐步改变资金管理方式的新兴市场。
“推动采用的核心动力是实用性——无论是用于跨境汇款的稳定币、高通胀环境下的储蓄工具,还是满足本地化需求的去中心化应用。当加密货币真正解决现实问题时,人们自然会拥抱它。”
巴基斯坦成为涨幅最大的国家之一,攀升六位至全球第三。越南和巴西也表现强劲,共同跻身前五。而尼日利亚尽管在过去一年取得一定监管进展,仍从第二位下滑至第六。印度尼西亚、乌克兰、菲律宾和俄罗斯则占据了前十名的其余位置。
该排名综合了四个子指数,分别衡量了通过中心化与去中心化服务获得的零售及机构加密货币价值。
全球加密货币采用率前20国家。来源:Chainalysis
美国因ETF采纳与监管明确跃居第二
美国从上一期的第四名上升至第二位,这主要归功于现货比特币ETF的广泛使用以及更清晰的监管政策,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加密货币在传统金融体系中的合法性建设。
Grauer表示:“监管确定性对大型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尤为重要。合规性、法律风险与声誉管理往往是它们决策中的关键因素。”
根据Farside Investors数据,自去年1月推出以来,美国现货比特币ETF已累计吸引545亿美元资金流入,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去年6月至今年7月之间。
另据彭博社报道,投资顾问与对冲基金在第二季度也开始积极配置现货以太坊ETF,分别购入13亿美元和6.87亿美元。
印度领跑,亚太成增长最快地区
尽管面临一定的监管压力,印度在全部四个子指数中均位列第一。其领先地位得益于高度技术素养的人口结构、庞大的海外侨民群体,以及加密货币在跨境汇款中的广泛应用。
Grauer补充道:“草根层面的加密货币采用往往源自真实的、迫切的需求——即便在监管环境不友好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亚太地区加密货币接收总值同比增长69%,达到2.36万亿美元。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是主要推动力,菲律宾、韩国和泰国也进入前20。
拉丁美洲同样表现亮眼,增长达10%。巴西和阿根廷进入前20,进一步巩固了该区域作为全球加密货币增长核心之一的地位。
各地区加密货币价值年度同比变化。来源:Chainalysis
东欧在人均加密货币采用中领先
若以人均标准衡量,东欧国家表现尤为突出。乌克兰、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位列前三,拉脱维亚、黑山、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和白俄罗斯也进入前20。
Chainalysis分析认为,经济不确定性、对银行系统信任度较低以及较高的技术接受度,共同推动了这些地区的人均加密货币使用率。
“在这些面临通胀、战争或银行体系限制的国家,加密货币已成为财富保值和跨境交易的重要替代方案。”
比特币仍占据主导地位
Chainalysis数据显示,比特币仍是法币进入加密货币市场的主要通道,法币流入规模超过4.6万亿美元。
除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外的第一层代币以超4万亿美元的规模位居第二,稳定币则以接近1万亿美元位列第三。同一时期内,模因币的流入规模约为2500亿美元。
美国以4.2万亿美元的入金量领先全球,韩国以1万亿美元位居第二。比特币在英国和欧盟的市场份额尤其显著,近一半的法币购买流向了比特币。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7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