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分割一方持有的加密资产并非新问题。早在2010年比特币价格开始上涨时,就有部分学者关注并探讨了这一议题。
然而,即便到了今天,这一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仍缺乏明确统一的解决方案。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司法案件中对加密资产的分割仍缺少足够实践。即便一方在诉讼中主张对方持有价值巨大的加密资产,法院也常以执行困难、难以估值或国家禁止流通等理由,拒绝予以处理。
今天,飒姐团队将结合司法实践经验,从双方视角与大家深入探讨加密资产在离婚财产分割中的相关问题。
一、加密资产是否属于可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
许多人对加密资产的认知仍存在误区,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2021年十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中对加密资产的否定态度。
然而,在我国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加密资产的财产属性其实已被广泛认可。例如,《刑事审判参考》第1569号案例明确指出:虚拟货币(加密货币)虽不具备法定货币地位,但具备刑法意义上的财产属性。
因此,尽管加密资产(尤其是加密货币)目前仍不被视为法定货币,但并不妨碍其作为一种特殊虚拟财产在婚姻家事案件中被认定和处理。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生产、经营、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同时,《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也进一步明确,配偶一方投资所得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由此可见,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取得的加密资产,应视为共同财产,并在离婚时予以合理分割。
二、加密资产分割的司法实践难点
(一)难以证明对方持有加密资产
加密资产具有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征。常见的USDT、USDC、BTC、ETH等资产通常存储在交易所热钱包或个人冷钱包中,公钥不直接显示持有人身份,且支持点对点全球瞬时交易。
因此,要证明某一加密资产钱包或账户属于特定个人,对普通居民来说极具挑战。
即便在刑事案件中,侦查机关也常需借助犯罪嫌疑人配合及大量链上数据分析,才能确定资产归属并建立其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联。
在离婚财产分割中,若一方仅笼统声称对方持有加密资产,往往难以获得法院支持。
(二)难以为加密资产估价
加密资产种类繁多,定价机制复杂。
稳定币如USDT、USDC因锚定法币(如美元),价值相对稳定,可直接参考汇率定价。
而市值币如BTC、ETH价格波动大,市场流动性差异显著,估值困难。尽管主流币种存在公开市场价格可供参考,但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至于NFT及DeFi、GameFi等新兴加密资产,全球司法实践均尚不成熟,需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三)执行困难
区块链技术设计的初衷是建立去中心化、依赖技术信任的金融体系,加密资产天然具备这一特性,其转移与处置高度依赖持有人配合。
若持有方拒不配合,执行将面临巨大挑战。
我国司法机关目前对加密资产缺乏直接控制权,无法像冻结银行账户一样要求境外交易平台或公链对特定钱包实施冻结或划转操作。
加之法院与境外加密资产平台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机制,大量执行法官对加密资产处置仍不熟悉,导致执行难问题尤为突出。
三、夫妻加密资产分割实操指南
(一)如何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实现有效分割
目前,最稳妥且具备法律保障的加密资产分割方式,是通过明确的离婚协议进行约定。
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2021)京0102民初35486号案件为例,双方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数字货币估值240万元,由一方以人民币形式补偿另一方120万元,并约定三年内付清。
法院认定该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具有约束力,最终判决支持支付补偿款。
因此,若夫妻双方希望分割加密资产,建议在离婚协议中做到:
(1)将加密资产以人民币估值作价;
(2)明确一方以人民币回购共同加密资产份额;
(3)约定明确的支付时间。
同时,建议要求持有方披露其加密资产详情,包括钱包地址与资产种类,以确保分割的公平性。
(二)如何防止一方要求分割另一方持有的加密资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夫妻一方不得隐藏、转移、变卖或毁损共同财产,否则在分割时可能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此类行为,还可向法院请求重新分割。
然而实践中,若双方未在离婚协议中披露并约定加密资产分割,诉讼中一方又无法证明另一方持有相关资产,法院通常不予处理。
由于加密资产权属难以证明,即便知晓对方公钥或账户余额,除非对方自认,否则几乎无法确立资产归属。
即便证明某一方持有加密资产,若未采取冻结等措施,持有人仍可能以“资产丢失”“投资亏损”等理由规避分割。
写在最后
随着加密资产市场的不断壮大和应用场景的扩展,其正逐渐渗透至民商事各个领域。未来,加密资产的处理、分配与分割将在司法实践中变得越来越常见。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与操作指引,以更好地保障公民财产权益,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