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去中心化交易所Hyperliquid宣布计划推出原生稳定币USDH,并通过链上治理投票选举发行方,以增强平台经济自主性并优化收益分配。
目前已有六家主要稳定币发行商提交提案参与竞争,包括Sky(前身为MakerDAO)、Paxos、Frax、Ethena、Agora和Native Markets。其中,Sky提出提供4.85%的年化收益率,高于国库券利率,收益将用于HYPE代币回购和援助基金;Paxos强调合规能力,计划整合PayPal与Venmo实现USDH交易;Ethena承诺将95%的收益返还给Hyperliquid生态系统;Native Markets则提出将USDH与BlackRock管理的现金和美国国债储备挂钩。
截至9月11日,Native Markets在投票中暂时领先,获得30.8%的委托股份,但仍有57%的股份尚未分配。最终治理投票将于9月14日进行,获胜者将获得USDH的发行权。
Hyperliquid推出USDH:应对稳定币依赖与价值外流挑战
作为DeFi领域的重要参与者,Hyperliquid建立在自有的Layer1区块链上,结合了中心化交易所的高性能和去中心化系统的自我托管优势。该平台目前占据去中心化永续合约市场约70%的份额,月衍生品交易量接近4000亿美元,月收入超过1亿美元。
然而,Hyperliquid高度依赖外部稳定币,其总存款约56亿美元中,95%为Circle发行的USDC。这种依赖带来三大战略挑战:
首先是价值外流。Hyperliquid上的USDC存款由Circle投资于国债等生息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完全流向Circle,Hyperliquid生态系统未能获得经济回报。
其次是主权与审查风险。依赖USDC这类中心化稳定币可能面临资产冻结风险,与其打造无许可、去中心化金融系统的目标相悖。
第三是跨链桥接安全隐患。尽管通过原生USDC和CCTP跨链转账机制部分缓解了风险,但潜在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推出自有稳定币USDH,是Hyperliquid将生态价值内部化的重要举措,旨在从交易场所升级为具备独立货币体系的经济体,使生态利润直接支持平台发展。
USDH的竞争优势:跨链流动与社区收益共享
根据CoinMarketCap数据,全球稳定币总市值接近3000亿美元,USDT和USDC占据约80%份额。此外,传统金融机构如PayPal已于2023年推出PYUSD,并部署于以太坊、Solana和Arbitrum等多条链。
监管方面,美国《GENIUS法案》已于7月生效,要求稳定币发行方持有全额准备金并接受定期审计,提高了市场透明度与合规门槛。
在这一竞争激烈、监管趋严的背景下,Hyperliquid推出的USDH具备独特优势。其可依托Hyperliquid成熟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和跨链流动性网络,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多链流通,与传统法币担保型稳定币依赖单一链的特性形成差异化。
若USD成功发行,每年数亿美元的利息收益将直接归属社区,而非流向外部发行商。这一模式若被其他头部协议采纳,将重塑稳定币价值分配机制,推动收益回归DeFi生态。
USDH发行的潜在风险与挑战
尽管USDH有望推动Hyperliquid进一步发展,但其发行与运营仍面临多重风险。例如,将原生货币发行集中于单一实体可能带来单点失效风险。此外,将数十亿美元流动性从USDC等成熟资产迁移至USDH,存在技术实现和用户接受度方面的挑战,可能导致流动性分散和交易体验下降。
监管环境同样充满不确定性。尽管多数提案符合美国《GENIUS法案》和欧盟MiCA法规等新兴框架,但全球稳定币监管政策仍在持续演变。未来可能对储备资产、收益分配或发行资质提出新要求,影响USDH的商业可行性。
总结:USDH——Hyperliquid迈向经济自主的关键一步
USDH的推出对Hyperliquid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发行自有稳定币,平台可内部化生态价值,使收益回流社区,降低对外部稳定币的依赖,构建更自主、可持续的经济体系。然而,集中化风险、流动性迁移难题以及动态监管环境仍可能影响其落地与成长。
总体来看,USDH不仅是Hyperliquid实现经济自治的重要举措,也为整个DeFi行业在稳定币发行、价值分配与跨链创新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4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