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Hyperliquid 在 2025 年 7 月创下约 3300 亿美元交易量,一度超越 Robinhood。
- 分链架构实现中心化交易所级别的交易速度,同时确保资产托管和交易执行全程链上化。
- HLP 金库与 Assistance Fund 回购机制将交易者、做市商和代币持有者利益绑定,形成正向循环生态。
- 大规模空投、Phantom Wallet 集成以及自主融资运营策略有效吸引并留存用户。
自 Layer 1 主网上线一年以来,Hyperliquid 已发展成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领先的永续合约交易平台之一。2025 年 7 月,其交易量达到约 3190 亿美元。令人瞩目的是,其核心团队仅有 11 人。
什么是 Hyperliquid?
Hyperliquid 是一家基于定制 Layer 1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
其链结构由两个紧密耦合的核心组成:HyperCore 负责链上订单簿、保证金、清算和结算;HyperEVM 作为通用智能合约层,直接与交易所状态交互。
两者均通过 HyperBFT(基于 HotStuff 范式的权益证明共识机制)保障安全,实现单一交易顺序,无需依赖链下系统。HyperEVM 已于 2025 年 2 月 18 日上线主网,为交易所核心引入可编程能力。
你知道吗? Hyperliquid 实现了中位数交易延迟仅 0.2 秒(99% 延迟低于 0.9 秒),每秒可处理高达 20 万笔交易,速度媲美顶级中心化交易所。
3300 亿美元月交易量的数据表现
据 DefiLlama 数据,2025 年 7 月成为 Hyperliquid 迄今表现最强劲的月份,平台永续合约交易量达到约 3190 亿美元,推动 DeFi 永续合约总交易量创下 4870 亿美元新高,较 6 月增长 34%。
多家媒体报道称,计入现货交易后,Hyperliquid 当月总交易量达到 3308 亿美元,短暂超越 Robinhood。
Robinhood 在 7 月的交易数据为:股票名义交易额 2091 亿美元,加密货币交易额 168 亿美元,其子公司 Bitstamp 贡献 119 亿美元,总计约 2378 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 Hyperliquid 连续第三个月交易量领先 Robinhood。对于一个仅有 11 人的团队来说,这一成绩尤为突出。这些数据为月度数据,非累计总量,表明平台持续保持高频活跃,而非偶发性激增。
为高吞吐量而设计的架构
Hyperliquid 的扩展能力得益于其在单一共识下精细拆分的状态机架构。
HyperCore 作为交易引擎,将中心化限价订单簿、保证金核算、撮合与清算全部在链上实现。平台避免了传统链下订单簿模式,每个资产的订单簿都作为链状态存在,采用价格-时间优先的撮合机制。
HyperEVM 是同链上的以太坊虚拟机(EVM)兼容环境。由于与 HyperCore 共享共识与数据可用性,应用可直接围绕交易所进行构建,无需离开 L1 环境。
两大组件均依赖 HyperBFT,这是一种基于 HotStuff 范式的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确保系统内所有交易顺序的统一性。该架构旨在实现资产托管和交易执行全程链上化,同时保障低延迟的终局性。
这一设计显著区别于传统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模式,例如依赖流动性池的自动化做市商(AMM),或采用订单链上、撮合链下的混合订单簿 DEX。
Hyperliquid 将核心交易逻辑(订单簿、撮合、保证金和清算)全部置于链上运行,同时原生支持 EVM 应用集成。
运营模式:11 人团队如何实现 CEX 级速度
Hyperliquid 在组织架构上坚持精简化运作。
创始人 Jeff Yan 表示,核心团队维持在 11 人左右,招聘策略高度谨慎,以确保团队效率和文化一致性。项目强调保持小规模团队与高效协作,而非盲目扩张。
项目完全采用自主融资模式,未引入风险投资。Yan 认为,这有助于将所有权与用户利益对齐,避免受投资人时间表影响。这也解释了平台未选择在主流中心化交易所上线代币的原因——始终将重心放在技术发展与社区生态上。
执行流程具备高度反馈闭环能力。例如,7 月 29 日 API 中断导致订单执行停滞 37 分钟,团队在次日即向受影响用户补偿 199 万美元。这种快速响应展现了平台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在 DeFi 领域尤为难得。
创始人强调,错误招聘比暂不招聘带来的风险更大。
精挑细选的团队、自主融资策略和高效事件响应机制,共同支撑了小团队以中心化交易所的节奏运作,并确保资产托管和交易执行全程链上化。
HLP 与援助基金的飞轮机制
Hyperliquid 通过协议机制将交易者行为与流动性提供紧密绑定。
Hyperliquidity Provider (HLP) 金库
HLP 是协议管理的做市与清算金库,任何用户均可存入资金,并根据金库盈亏及部分交易手续费获得分成。通过开放且透明的做市商基础设施,HLP 减少了对传统双边做市协议的依赖。
援助基金与手续费回购机制
据 DefiLlama 数据,93% 的协议手续费流入 Assistance Fund,用于回购并销毁 HYPE 代币,其余 7% 归 HLP 所有。这一机制形成正向反馈:交易量增长带动更大规模回购,减少代币供应,同时为金库提供支持。
资金费率机制
Hyperliquid 永续合约资金费为纯点对点模式,无协议抽成,按小时支付,最高费率为每小时 4%。
费率由固定利息(每 8 小时 0.01%,按小时折算)及由预言机聚合中心化交易所现货价格得出的浮动溢价组成。
该结构有助于保持永续合约价格与现货市场的联动性。买卖双方均需支付资金费,实现风险共担,且协议未承诺固定收益。
代币分配与社区生态
Hyperliquid 的代币分配高度倾向社区用户。
2024 年 11 月 29 日,项目启动 HYPE 创世空投,向早期参与者分发约 3.1 亿枚代币。该事件与代币上线同步进行,强化了其社区优先的发展策略。HYPE 代币用于 HyperBFT 质押及链上手续费支付。
分析师和媒体指出,Phantom Wallet 集成 Hyperliquid 永续合约后,平台资金流和用户采纳度显著提升。
据 VanEck 7 月报告,Phantom 上线带来 26.6 亿美元交易量、130 万美元手续费及约 2.09 万新增用户。其他报道显示,前 16 天内路由交易量达 18 亿美元。
在产品层面,HyperEVM 于 2025 年 2 月 18 日上线,支持通用智能合约,便于钱包、金库及上币流程围绕交易所进行集成。这一灵活性吸引了外部开发者接入生态,持续推动新市场上线。
你知道吗? Hyperliquid 创世空投向 9 万用户分发了约 16 亿美元的 HYPE 代币,约占总供应量的 31%。在高点价格时,平均每位用户空投价值超过 10 万美元。
质疑与风险因素
去中心化与验证节点透明度
2025 年初,研究者与验证节点提出对验证节点透明度及中心化风险的质疑。团队已承认相关问题,并计划在加强安全后开源代码,同时扩大验证节点的参与。
市场集中风险
Hyperliquid 在去中心化永续合约市场中占据 75%-80% 的份额,带来一定的集中度挑战。评论者指出,尽管网络效应显著,但也警示一旦流动性转移或发生冲击,单一平台的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
运营事件与响应
7 月 29 日,API 中断导致交易暂停 37 分钟。Hyperliquid 次日即向用户补偿约 200 万美元。尽管快速退款提升了平台响应口碑,但事件也暴露了杠杆交易者在停机期间面临的风险。
治理与财库执行机制
观察人士指出,协议金库如何链下或跨链分配资金,以及回购机制的设计,仍是 Hyperliquid 扩张过程中需要持续关注的运营风险。
你知道吗? Hyperliquid 依赖验证节点维护的价格预言机。若预言机被操纵,可能引发提前或错误清算。为此,平台限制未平仓头寸规模,并阻止价格偏离预言机超过 1% 的订单,但 HLP 金库不受此限制。
结语:Hyperliquid 的增长动因
四大关键因素推动 Hyperliquid 实现快速增长:
- 先进的链架构设计:HyperCore 实现链上撮合与保证金管理,HyperEVM 提供可组合性,两者在 HyperBFT 共识下协同运作,实现低延迟与全链上保障。
- 经济模型的正向循环:通过 Assistance Fund 手续费回购和开放式 HLP 金库,形成交易量与流动性相互促进的飞轮效应。
- 精干高效的团队运作:11 人核心团队降低管理复杂度,加快产品迭代与响应速度。
- 生态集成与用户分发:Phantom Wallet 等集成降低用户门槛,借助链上衍生品市场上升周期扩大影响力。
对长期观察者而言,以下几点值得持续关注:
- 验证节点去中心化及代码开源进展是否符合路线图承诺;
- 现货市场、中心化限价订单簿及第三方应用在 HyperEVM 上的生态建设速度;
- 在竞争对手逐步采纳类似模式后,Hyperliquid 能否保持收入与交易量的韧性。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40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