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稳定币XSGD上线交易所,新加坡法币挑战美元霸权地位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新加坡在严格监管下推动新元稳定币XSGD发展,已登陆Coinbase等主流交易所并实现线下支付应用。通过实时兑换机制,用户可使用稳定币扫码支付,商户以新元结算。金融管理局(MAS)的清晰框架要求100%储备并强化合规,同时推动机构级金融代币化和AI风控。新加坡正构建以本币稳定币为核心的新金融体系,挑战美元主导,引领Web3合规创新。

在全球数字货币浪潮中,新加坡凭借前瞻性战略与务实行动,正逐步成为Web3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近期,与新加坡元挂钩的稳定币XSGD取得关键突破,不仅登陆主流交易所,更成功打通线下支付场景,推动稳定币从链上走向实体经济。在清晰且严格的监管框架下,新加坡正积极构建以本币稳定币为核心的金融体系,试图挑战美元在链上支付中的主导地位,引领全球Web3合规创新的发展方向。

一、XSGD迈向主流:新元稳定币的全球化布局

作为新加坡数字金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元稳定币XSGD近期在多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上线主流交易所:9月底,XSGD正式登陆Coinbase新加坡及全球交易平台,成为首批受新加坡监管认可的本币稳定币之一。此举显著提升了XSGD的流通性与可及性,使更多投资者和用户能够使用新元稳定币进行交易和支付,为构建多币种数字金融体系奠定基础。
  • 发行方与储备机制:XSGD由StraitsX于2020年推出,已在以太坊、Polygon、XRP Ledger等多个区块链上流通。其承诺与新加坡元1:1挂钩,储备资金以新元计价,并托管于星展银行和渣打银行等受监管金融机构。
  • 挑战美元主导地位:StraitsX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天玮表示,XSGD的全球化进程不仅是新加坡的重要进展,也是整个加密资产生态的关键一步。通过推动本地货币稳定币的使用,新加坡正打破长期以来由美元主导的链上支付格局,推动全球金融体系向多货币、无障碍方向发展。

二、线下支付创新:稳定币融入实体经济的实践

XSGD的应用不仅限于线上交易,新加坡正积极推动稳定币在实体经济中的落地。OKX Singapore推出的OKX Pay服务便是一个典型例子。

  • 稳定币扫码支付:用户可通过OKX SG App使用USDC或USDT扫描GrabPay的统一SGQR码完成支付,实现稳定币在日常消费场景中的应用。
  • 无缝结算机制:通过与StraitsX的合作,美元稳定币可实时转换为XSGD,并最终以新元结算给商户。这种模式使商户无需直接处理加密资产,仍以新元入账,降低了用户和商户的使用门槛,实现了从技术可行到商业可用的关键跨越。
  • 目的绑定货币(PBM):该模式强调目的绑定货币与实时合规校验,将链上结算与现有支付基础设施(如QR码和收单系统)无缝衔接,提升支付效率与安全性。

三、MAS监管框架:创新与风险平衡的典范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推动稳定币创新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其明确的监管框架为XSGD的成功提供了坚实基础。

  • 清晰的监管要求:2023年,MAS率先制定了单一货币挂钩稳定币的监管框架,要求发行方必须以同币种现金或短期政府债券作为100%储备。当流通规模超过500万新元时,还需满足更严格的许可与合规要求,包括最低资本和月度储备证明等。
  • 合规优先原则:StraitsX作为XSGD的发行方,在MAS的严格监管下获得了主要支付机构类许可,并与星展银行、渣打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建立了储备托管安排。这种监管、银行与技术提供商三方合作的模式,为稳定币成为支付基础设施提供了坚实的合规基础。
  • 精准监管策略:尽管加密行业活动频繁,MAS的监管始终保持精准与审慎。其法规旨在消除投机性、面向散户的加密货币文化,同时吸引资金雄厚、合规意识强的全球参与者,营造稳健的制度环境。

四、新加坡的Web3愿景:机构级金融与代币化领导者

新加坡在Web3领域的雄心不仅限于稳定币,其目标是成为机构级金融和代币化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 机构级金融发展:Darius Sit指出,新加坡的重点是在严格监管的沙盒中构建机构级金融。MAS积极召集金融机构在受监管框架内测试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已成功完成外汇和政府债券等资产的代币化试点,资产管理公司也在探索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
  • AI技术赋能:新加坡的区块链分析公司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和先进算法检测区块链上的欺诈或洗钱行为。MAS表示,AI技术可以提升加密行业的效率与安全性,加强欺诈检测、合规监控和代币化审计等方面的控制。
  • 人才与多元化:OKX新加坡首席执行官Gracie Lin表示,新加坡的证券交易行业正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包括女性)加入,推动行业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多元化。她强调,新加坡作为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交汇点,稳定币是连接两者的重要桥梁。

结语:

XSGD的成功实践以及新加坡在稳定币和RWA领域的全面布局,展示了其构建“本币稳定币”新金融体系的决心。通过将先进技术与可信赖的监管相结合,新加坡正致力于打造一个安全、透明、高效的数字资产中心。随着XSGD等本币稳定币的广泛应用,以及MAS在代币化和AI等领域的持续探索,新加坡有望在全球Web3浪潮中为多币种、无障碍的全球金融体系树立新典范,巩固其作为亚洲乃至全球数字金融领导者的地位。

相关推荐阅读:《富爸爸穷爸爸》作者清崎语出惊人:为美元崩溃做好准备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47040.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 聚合区块链技术:未来去中心化应用的核心驱动力

    本文指出区块链扩展面临两大挑战:单一链无法满足互联网级吞吐量需求,而多链方案又导致流动性碎片化。Polygon提出聚合层(AggLayer)解决方案,通过ZK技术实现跨链状态同步和即时交易,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解决流动性碎片问题。该方案采用三阶段确认机制(预确认、确认、最终确定),支持异步和原子跨链互操作,使多链系统具备单链般的用户体验,同时保持各链主权。相比Optimistic方案,基于ZK的聚合层无需共享序列器即可实现安全互操作,为区块链扩展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9月2日
    1300
  • 以太坊L2 Starknet主网两个月内再度中断,ETH二层网络稳定性受关注

    以太坊L2扩容方案Starknet主网再次宕机近3小时,因排序器无法识别Cairo0代码,导致交易停滞。这是两个月内第二次重大中断,引发对其可靠性的担忧。网络已恢复,但部分交易需用户重新提交。团队承诺公布根本原因及预防措施。

    2025年9月2日
    4000
  • 2024年Polkadot发展前景与未来趋势分析

    波卡(Polkadot)作为以太坊联合创始人加文·伍德创建的跨链协议,近期迎来2.0重大升级。该网络采用独特的平行链架构,目前拥有51条活跃平行链,月活用户约25万。数据显示,波卡在中本聪系数和开发者活跃度方面表现优异,761名全职开发者排名行业第四。 2.0升级引入异步支持、弹性扩展等创新功能,特别是敏捷核心时间机制显著降低开发门槛。DePIN专用链peaq已吸引45个项目入驻,成为重要增长点。尽管DOT代币表现低迷,但新升级带来的通缩机制和核心时间销毁可能改善供需关系。 波卡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提升社交声量和寻找产品市场契合点。随着2.0升级完成和DePIN等应用生态发展,这个高度去中心化的网络有望迎来转机。

    2025年9月30日
    2200
  • Web2到Web3的关键跨越:zkWASM如何成为区块链转型的核心技术

    Delphinus Lab通过zkWASM技术实现Web2与Web3的无缝衔接,让开发者使用熟悉语言(如Rust/C++)无需密码学知识即可构建可验证应用。其开源zkWASM虚拟机兼容主流编程语言,支持浏览器端高效运行,解决了传统ZK开发门槛高、生态割裂的痛点。目前该技术已落地游戏引擎、公平空投等场景,并与Blade Games、MineMatrix等合作验证商业化路径。团队采取开放生态策略,共享节点收益并推动模块化工具链建设,目标成为”Web3版Chainlink”,助力中小应用低成本上链。随着ZK性能持续优化(百万指令证明耗时15秒),zkWASM有望成为Mass Adoption的关键基础设施。

    3天前
    4400
  • 6大AI可验证性解决方案全面解析 提升区块链技术透明度

    随着AI与区块链融合加深,可验证性成为信任基石。EigenLayer通过再质押协议复用以太坊验证网络降低成本;Hyperbolic的PoSP机制以1%计算开销实现高效验证;Mira通过分布式节点网络验证AI输出准确性;Atoma采用TEE保障隐私与验证;Lagrange和EZKL运用零知识证明确保模型完整性;ORA协议通过opML实现链上AI验证。这些方案在成本、效率与安全性间寻求平衡,共同推动去中心化AI的可信发展。

    2025年8月18日
    37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