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以太坊四大Layer2之一的ZKsync迎来戏剧性一幕,其链上ZK代币价格突然跳水,24小时内跌幅超过14%,当前报价0.0444美元。这场突如其来的暴跌迅速引发社区热议,多家交易所已紧急暂停ZKsync存取款服务。
风波背后的真相
面对市场动荡,ZKsync官方迅速作出回应。当晚9点49分,团队发布声明证实,其安全团队发现一个被盗的管理员账户控制着约500万美元的ZK代币。这些代币并非新增发行,而是来自此前空投活动中未被领取的剩余部分。
官方强调这是一起由被盗密钥引发的孤立事件,仅涉及空投合约。他们正在采取安全措施,并保证用户资金始终安全,协议和代币合约均未受影响。当晚11点25分,ZKsync进一步披露细节:攻击者通过调用sweepUnclaimed()函数,从空投合约中铸造了约1.11亿个未领取的ZK代币,约占流通总量的0.45%。
然而官方的解释未能平息社区的质疑。许多成员认为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监守自盗”,指责团队先增发代币后砸盘抛售。开发者@yuyue_chris直言这是”中心化操盘套路”的又一例证,官方回应显得敷衍了事。这场风波让本就因熊市终止流动性计划而受损的ZKsync声誉再受重创。
从明星到困境
作为采用ZK Rollup技术的以太坊Layer2解决方案,ZKsync曾与Arbitrum、Optimism和Starknet并称”四大头部玩家”。但自去年6月空投后,其生态活跃度急剧下滑,活跃地址减少83.5%,交易量暴跌86%。Nansen数据显示,超40%的空投接收者直接清仓,仅17.9%选择持有。
ZKsync的”Rug链”标签由来已久。从2023年SyncDex Finance的百万美元资金蒸发,到Kannagi Finance的TVL暴跌,再到xBank Finance的疑似归零,一系列事件让社区信心不断流失。即便在坎昆升级后,ZKsync等Layer2的活跃度仍持续低迷,Base等新秀的崛起更让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无论此次事件真相如何,ZKsync要重获信任都面临巨大挑战。对整个Layer2赛道而言,如何在流量争夺中实现真正的价值创造,或许比技术突破更为紧迫。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9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