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高法院维持了下级法院裁决,赋予美国国税局(IRS)广泛权限以获取加密货币交易所客户数据。
6月30日,最高法院驳回了案号为24-922的Harper诉Faulkender案调卷令申请,终结了这场质疑”国税局在无具体搜查令情况下从Coinbase获取海量用户信息是否违宪”的法律挑战。
本质上,最高法院拒绝受理此案意味着联邦下级法院对此事的最终裁决已成为强有力的法律先例。该裁决是国税局的决定性胜利。
这一结果巩固了政府强制加密货币交易所提交大量客户交易数据的权力。
通过选择不干预,最高法院确认此类数据应接受政府审查,这既强化了税收执法工具,也加剧了数百万加密投资者关于隐私与便利性的争论。
对用户意味着什么?
对用户而言,这意味着像Coinbase这类中心化交易所持有的财务信息,无法获得与受宪法第四修正案保护的个人文件同等的隐私权。
第四修正案通过承认私人文件存在”合理隐私期待”来防止不合理搜查,通常政府需持搜查令才能调阅。
但当涉及Coinbase等第三方平台共享的财务数据时,这种保护实质上失效。根据长期存在的”第三方原则”,自愿将信息委托给公司即视为放弃隐私期待。
因此,政府往往能以传票等较低法律标准获取这些财务记录,而非搜查私人文件所需的严格令状。
如今若在美国交易所进行加密交易,即使个人无任何可疑行为,政府仍可获取账户记录。其法律逻辑是:一旦将数据共享给加密平台等第三方,即意味着放弃部分隐私权。
对加密行业而言,该裁决或促使更多用户转向自托管钱包或去中心化交易所,以自主掌控密钥和数据。
但这也表明美国当局对中心化加密企业拥有广泛监控权,使数字资产与传统银行账户处于同等监管轨道。
简言之:国税局大获全胜,隐私倡导者败北,中心化交易所面临前所未有的政府数据请求合规压力。
事件溯源
本案源于国税局2016年向Coinbase发出的“无名氏”传票,要求提供2013-2015年间交易额超2万美元的所有美国用户记录。
这是该机构弥合加密用户税收合规缺口的举措之一。数据被调取的Coinbase用户James Harper提起诉讼,指控该传票违反第四修正案禁止无理搜查的规定,并侵犯其第五修正案权利。
Harper主张政府实质上在进行”钓鱼执法”,强制第三方Coinbase在无具体个人嫌疑依据的情况下提交私人财务记录。
美国第一巡回上诉法院此前驳回了Harper诉求,其判决主要基于”第三方原则”——该法律原则认定个人对自愿共享给第三方的信息隐私期待减弱。
法院认为用户使用Coinbase即意味着将数据委托给交易所,因而放弃部分隐私保护。判决还援引金融机构需保存特定记录的规定,作为政府获取数据的额外依据。
Harper的法律团队获得卡托研究所等组织的法庭之友陈述支持,最高法院命令文件中提及的Adam J. MacLeod教授也指出:数字时代需要重新评估传统隐私原则。
随着最高法院拒绝受理上诉,第一巡回法院的判决将成为生效先例。
该结果强化了国税局强制交易所披露用户数据的权力,该机构视此为实现税法执行的重要工具。
时间 | 里程碑事件 |
---|---|
2013-2015年 | 国税局调查涉及的交易时段,James Harper活跃使用Coinbase |
2016年11月 | IRS向Coinbase发出初始”无名氏”传票,要求约50万用户数据 |
2017年11月 | Coinbase抗辩后,联邦法院命令其遵守经缩限的传票,锁定年交易额超2万美元的14,355名用户 |
2018年2月 | Coinbase通知受影响用户将遵从法院命令提交其数据 |
2019年8月 | James Harper收到IRS第6173号函件,告知其可能误报加密交易,促使他提起诉讼 |
2020年8月 | Harper正式起诉IRS,指控其违反第四、第五修正案 |
2021年3月 | 新罕布什尔州联邦地区法院驳回Harper诉讼 |
2024年9月 | 第一巡回上诉法院维持原判,确认适用第三方原则 |
2025年6月 | 美国最高法院拒绝Harper的调卷令申请,第一巡回法院判决成为终局裁决 |
对加密行业而言,本案的终局性可能加速用户向自托管方案和去中心化交易所迁移,这些方案允许个人直接掌控私钥和数据。
该裁决划出明确界限:美国中心化交易所用户将接受与传统银行体系相当的金融监管。最高法院拒绝调卷实质上为此事画上句号。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7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