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场的山寨季热潮正在股市上演,日本Metaplanet和美国MicroStrategy这两家采用比特币储备策略的公司成为典型代表,它们的股价都实现了可观的涨幅。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25日,Metaplanet年初至今涨幅高达300%,市值达到60亿美元(约8548亿日元);而MicroStrategy同期涨幅为35%,市值维持在1050亿美元左右。虽然Metaplanet被称作”日本版MicroStrategy”,但其比特币持有量仅有11111枚,远不及MicroStrategy的59万枚储备。
有趣的是,尽管Metaplanet市值更小、比特币储备更少,股价涨幅却远超MicroStrategy。这似乎暗示着”市值越小的比特币储备公司,股票上涨空间越大”的结论,但这个推论是否完全成立呢?
从表面数据来看,这个逻辑确实有一定道理,类似于加密市场中大市值代币与小市值代币的对比规律。然而,Metaplanet的特殊性还隐藏在其财务数据的更深层次。
Metaplanet的高估值之谜
在分析不同加密储备公司时,估值溢价(valuation premium)成为关键指标。Primitive Ventures的投资合伙人@YettaSing近期分享的数据显示,Metaplanet的mNAV(净资产价值倍数)高达10.35,而MicroStrategy仅为2.10,两者相差近5倍。
这个差距意味着投资者愿意为Metaplanet的比特币敞口支付更高溢价。具体来说,Metaplanet每持有1美元比特币,市场就愿意额外支付9.35美元溢价,而MicroStrategy仅为1.10美元。这表明日本投资者对Metaplanet股票的热情明显高于美国投资者对MicroStrategy的兴趣。
在比特币储备量相差数十倍的情况下,Metaplanet却能获得更高估值溢价,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税务优势推动估值溢价
与加密货币市场不同,股票市场更易受本国经济政策影响。日本特殊的税务环境为Metaplanet的高溢价提供了独特支撑。
日本对加密货币交易征收最高55%的累进税率,而股票投资资本利得税仅为20%。更关键的是,日本NISA计划(个人储蓄账户)允许投资者在一定额度内享受免税待遇,2024年起年度投资上限将提高至600万日元。
这意味着通过NISA计划投资Metaplanet股票不仅可以获得比特币敞口,还能享受免税优惠。这种显著的税务优势极大提升了市场对Metaplanet股票的需求,成为其估值溢价的重要来源。
此外,日本宏观经济环境也助推了Metaplanet的溢价。面对高达235%的债务GDP比率和攀升至3.20%的30年期国债收益率,投资者将Metaplanet的比特币储备视为对冲日元贬值和通胀的有效工具。
日本以零售投资者为主的市场结构与美国机构主导的市场也存在差异。零售投资者更容易受政策利好和市场情绪影响,这进一步放大了Metaplanet的估值溢价。
环境因素成为关键变量
Metaplanet的高估值溢价实际上是日本独特政策环境的产物。从税收优惠到NISA计划,再到市场结构特点,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其股票的溢价水平。
这提醒我们,分析加密储备类股票不能仅看比特币持有量和公司市值,还需要深入理解当地市场环境。政策驱动的溢价为加密投资开辟了新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复杂的考量因素。
随着更多中小型加密储备公司效仿Metaplanet模式,投资者需要更加全面地评估各种影响因素。这种”币股”的兴起不仅拓展了加密货币投资的版图,也对投资者的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8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