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DeFi领域的快速发展,传统区块链系统在扩展能力上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市场对高性能可扩展协议的需求与日俱增。可扩展性作为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指标,衡量着网络在保持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的同时处理海量交易的能力。当前众多区块链网络都面临着这一关键挑战,就像设计一条需要同时容纳数千辆汽车却要避免拥堵和事故的高速公路。
在众多解决方案中,Everscale区块链凭借其突破性的设计脱颖而出,成为加密货币领域备受瞩目的新星。”Everscale”这个名称本身就暗示着网络的无限可能和卓越的可扩展性。本文将深入解析Everscale的核心特性和运行机制,揭示它为何能成为开发者和用户的新选择。
Everscale:重塑第一层区块链的可扩展性

来源:Everscale
作为第五代第一层(L1)区块链,Everscale不仅完全开源,更拥有独特的架构设计。该网络基于Telegram开放网络(TON)架构构建,采用权益证明机制,通过分片技术实现计算和存储的高度可扩展性。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区块链网络,Everscale运行在Ever OS之上——这个分布式操作系统据称能够每秒处理数百万笔交易(TPS)。Everscale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使开发者能够在网络上轻松构建、部署和扩展去中心化项目。
凭借每秒处理数百万笔交易的惊人能力,Everscale成为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即时通讯、数字支付、游戏化应用和工业级NFT平台等领域的理想选择。其强大的开发者工具生态系统让开发者既能快速构建小型应用,也能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部署。
Everscale的发展历程
Everscale的前身可以追溯到Pavel Durov提出的TON(Telegram开放网络)项目。2017年,Durov首次提出TON概念,计划将Gram加密货币整合到流行的Telegram Messenger中。项目进展迅速,到2018年TON区块链已上线并完成了70%的开发工作。然而,由于监管障碍和法律挑战,TON区块链项目最终被迫终止。
2019年,EverX(前身为TON Labs)接手项目开发,推出了采用权威证明共识算法的EVER区块链。同时,EverX还发布了TON OS的alpha版本——一个专为去中心化应用设计的操作系统。尽管面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反对,EverX仍持续推进,成功推出了TON测试网。
2021年是Everscale的里程碑之年,网络实现了每秒64,000笔交易的世界纪录吞吐量,并正式从FreeTON更名为Everscale。同年,项目宣布计划将编程语言从C++迁移到Rust,以进一步提升可扩展性和吞吐量。2022年,Everscale发布了可靠外部消息协议(REMP),并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措施来增强市场地位。通过与DA5的合作,Everscale开始在菲律宾提供区块链汇款服务,同时将业务重点转向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和企业级解决方案。
Everscale的技术架构
Everscale采用创新的工作链分片架构,高效处理数据和交易。在每个选举周期中,验证者会被分配到特定工作链,仅负责处理所分配分片上的数据存储和交易验证。同时,验证者还会下载其他工作链的区块数据,确保整个网络的协同运行。

来源:Everscale
网络主要由主链和主工作链两大分片构成。主链作为消息和交易执行的协调中心,接收并整合所有工作链的区块证明,保存每条链的最新状态。主工作链则专门负责智能合约的执行和交易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并行处理能力,工作链又被细分为称为”线程”的执行分片。这些线程包含智能合约的子集,验证者通过轮换机制处理各自负责区域内的交易。线程数量会根据网络活动动态调整,使验证者能够共享数据并实现智能合约的并行执行。
Everscale的架构设计有效解决了海量消息处理和有限计算能力的矛盾。数据分片将工作负载合理分配到多个工作链,避免网络拥塞。多线程技术支持智能合约的并发执行,确保网络的可扩展性。未来,Everscale计划通过部署多线程分片进一步扩展网络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蓬勃发展的Everscale生态系统

来源:Everscale
Everscale生态系统是一个前沿的区块链网络,支持包括去中心化金融(DeFi)、游戏(GameFi)、非同质化代币(NFT)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在内的多种创新应用。该生态系统以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易访问的解决方案为核心优势,吸引了大量项目和开发者的加入。
跨链桥梁Octus Bridge

来源:Everscale — Octus Bridge
Octus Bridge是Everscale生态系统的关键组件,实现了Everscale与以太坊、Polygon、Fantom等其他区块链网络之间的资产跨链转移。配合EVER钱包的多设备支持,用户能够轻松管理和转移数字资产。

来源:Everscale
区块链浏览器Everscan
生态系统中还包括EverScan区块链浏览器和Scale Punks NFT市场。EverScan作为Everscale的公共区块链浏览器,允许用户查询和验证所有账户、交易和智能合约。Scale Punks则是Everscale上的首个NFT Punks系列交易平台。

来源:Everscan
智能合约创新
Everscale智能合约作为存储在区块链上的自执行代码,能够在满足预设条件时自动运行。这些合约由Everscale虚拟机(ESVM)执行,支持多合约并行处理,确保网络能够快速处理大量交易。
开发者可以使用Solidity和C++编写Everscale智能合约,合约间通过内部消息(区块链内传输)和外部消息(与区块链外系统交互)进行通信。内部消息传输不受大小限制,但会受到Gas费用和区块大小的约束;外部消息则限制在约16kb以内,以防止DDoS攻击。
目前执行智能合约需要支付1 EVER的Gas费用,但Everscale计划通过优化节点软件和SMFT共识机制来降低这一成本,使网络在智能合约执行费用上更具竞争力。
2023年发展蓝图

来源:Everscale
2023年,Everscale发布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路线图,旨在增强其去中心化生态系统。第一季度重点推出了FLEX——一个快速、安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并计划推出网络版本以提高可访问性。第二季度将推出Drivechains优化的去中心化存储解决方案和完善的链上NFT标准。第三季度计划为DAO提供构建工具,支持社区项目发展,同时准备元宇宙SDK开发工具包。此外,还将实施罚没机制以维护网络安全。
到2023年第四季度,Everscale计划推出与EVM兼容的工作链实现智能合约无缝执行,发布支持期货和期权交易的开放衍生品协议,并在外部协议上启用基于Everscale的DAO治理。这些发展彰显了Everscale持续创新、扩展生态系统的决心,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功能和更优质的使用体验。
Everscale的核心技术:REMP、SMFT与FlatQube

来源:Everscale
可靠外部消息协议(REMP)
REMP协议为外部消息处理提供了重放保护等额外安全保障,使来自用户设备的外部指令能够以亚秒级响应速度安全传递到Everscale网络,并确保严格的执行顺序。这一技术使区块链应用能够提供与传统SQL数据库相当的用户体验。
软多数容错(SMFT)
SMFT共识协议在保持足够去中心化的同时,将区块链安全性提升到能够抵御各类恶意攻击的水平。该协议支持单个数据分片处理多条链,所有验证者共同参与网络安全维护,实现安全级别的指数级提升。
分布式编程架构
Everscale的分布式编程特性允许每个实体和账户运行可并行执行的程序。通过将数据处理分布到多台机器上,这一架构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区块链的数据存储难题。
去中心化交易所FlatQube
FlatQube是一个运行在Everscale网络上的去中心化数字资产交易市场,以其隐私性和安全性著称。平台采用Ever Wallet进行资产安全管理,由Broxus提供技术支持,是Everscale上DeFi活动的核心枢纽。
FlatQube支持多种数字资产交易和流动性提供,用户可参与期权质押和待权期投资。平台采用独特的去中心化治理模式,通过社区投票系统进行决策,确保运营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Everscale的竞争优势
Everscale近乎无限的扩展能力使其Gas费用更加亲民,也吸引了更多验证者加入网络。基于SMFT的共识机制和REMP协议将安全性放在首位,有效防范各类攻击。跨链桥技术实现了Everscale与其他区块链网络间的无缝资产转移。
强大的开发者工具支持包括Solidity和C++编译器、API、SDK以及13种编程语言的客户端库。为解决以太坊的可扩展性瓶颈,Everscale创新性地采用了数据和执行分片技术。节能的PoS共识机制与比特币的PoW形成鲜明对比,而超过100万TPS的处理能力则让其他第一层网络相形见绌。
面临的挑战
作为一个新兴平台,Everscale仍需完成白皮书中规划的关键功能开发。在竞争激烈的第一层网络领域,它需要与以太坊、Polkadot等成熟项目争夺市场份额。在用户获取和生态建设方面,Everscale还需建立更多合作伙伴关系和交易所支持。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平台,其技术虽强大但尚未经历以太坊级别的压力测试。
EVER代币经济模型
EVER作为Everscale网络的原生功能型代币,在支付交易费用、跨链桥接、交易兑换、质押和治理投票等多个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它是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核心要素,使用户能够与平台及其dApp进行交互,共同推动网络发展。
跨链代币wEVER
Wrapped EVER(wEVER)是基于TIP-3标准的代币解决方案,实现了EVER在不同区块链网络间的互操作性。wEVER与EVER价值锚定,但可以在非原生区块链上使用,这对构建跨链DeFi生态系统至关重要。通过wEVER,用户可以在以太坊、BNB Chain等网络上参与DeFi活动,同时保留随时兑换回原生EVER的灵活性。

来源:Everscale
代币分配机制
EVER代币总量限定为50亿枚。为激励验证者参与网络安全维护,每月会新增200万枚EVER作为奖励,直至达到总量上限。截至2023年5月,流通量约为17.9亿枚。
代币初始分配分为三个主要金库:推荐金库获得85%的份额,用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推广采用;开发者金库获得10%,奖励生态建设贡献;验证者金库获得5%,激励验证者参与网络安全维护。

来源:Everscale
EVER代币投资价值分析
Everscale在DeFi、NFT和游戏领域展现出巨大增长潜力,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其可扩展性解决方案、跨链集成能力、战略合作关系、差异化市场定位和持续技术进步,为寻求高增长区块链项目的投资者提供了独特机会。
随着Everscale生态系统的扩展和用户基础的壮大,EVER代币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可能为持有者带来价值提升。但需要提醒的是,加密货币属于高风险资产,任何投资决策都应基于个人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
如何获取EVER代币
投资者可以通过Gate.io等信誉良好的交易所购买EVER/USDT交易对。首先需要注册Gate.io账户,完成实名认证并充值后,即可按照指南购买EVER代币。
近期动态
2023年1月31日,Venom Ventures Fund对Everscale进行了5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旨在扩大其在亚洲市场的影响力和技术团队规模。
2023年3月7日,韩国艺术内容机构Ongroo Inc.与Everscale达成合作,共同开发NFT交易平台,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推出并在韩国建立Everscale项目基地。
2023年5月17日,Everscale实施了智能合约租金机制,通过EVER代币支付租金的方式优化区块链计算资源分配,降低链上存储成本,同时为开发者提供灵活的运营资金方案。
开始交易EVER
查看今日 EVER 实时行情,开启您的交易之旅。

来源:Gate.io
作者: Paul 译者: Cedar 审校: Matheus、Hin、Ashley He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作为 Gate 提供的投资理财建议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建议。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况下,复制、传播或抄袭本文将违反《版权法》,Gate 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