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百科
-
Web3 AI Agent阴跌原因分析:Manus与MCP是否成为关键转折点
TL;DR MCP协议为AI应用提供统一接口,打破数据孤岛;Manus+MCP组合冲击Web3 AI Agent市场,因其仅复制Web2框架而缺乏原生优势。破局关键在于构建Web3原生解决方案:分布式身份验证、预言机系统、存储DA、隐私计算层和跨链协议,实现AI复杂工作流与区块链信任机制的深度契合。
-
Astar与索尼链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区块链技术升级
Astar Network升级为协作体生态,与索尼集团合作推出以太坊Layer2协议Soneium,通过整合索尼的全球分发资源与Astar的区块链技术优势,推动Web3大规模应用。ASTR代币将进化为生态核心资产,承担支付、流动性、治理等多元功能。2024-2025年路线图聚焦治理机制优化、dApp生态扩展及Soneium主网部署,构建连接数十亿用户的Web3基础设施。
-
模块化区块链Dymension全面解析 了解其核心技术与应用
Dymension作为模块化区块链创新项目,通过RollApp(专用应用链)和Dymension Hub(结算层)构建可定制、高互操作的生态系统。其采用Cosmos SDK和Tendermint Core技术栈,结合DPoS共识机制,实现可扩展性与安全性。原生代币$DYM(总量10亿枚)支撑网络质押、治理及经济激励,代币分配覆盖开发、生态及社区建设。该项目通过模块化架构解决传统区块链性能瓶颈,为开发者提供RDK工具包快速部署应用链,重塑去中心化应用基础设施。
-
dForce DeFi聚合器全面指南:功能、优势与使用教程
dForce是一个创新DeFi项目,提供稳定币、借贷、收益优化等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成立于2019年,已发展成多链平台,涵盖USX Finance、Unitus Finance等核心产品。其独特功能包括资助计划、Vault抵押系统和AI驱动自动化。DF代币用于治理和激励,总供应量9.9993亿枚。dForce正通过跨链扩展和流动性挖矿活动扩大全球影响力,但加密货币市场波动性需谨慎投资。
-
Masa AI与Crypto融合指南:2024年CoinList首个AI项目如何赋能开发者生态
引入 加密项目千千万,AI 热度占一半。作为贯穿全年的热门叙事,AI 无时无刻不在引导着加密市场的注意力和交易决策。 据 CoinGecko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整个AI赛道的代币总市值已从去年 4 月的 27 亿美元飙升至 264 亿美元。过去 30 天内,与AI项目相关的代币平均上涨了 145% 至 297%不等。 预期在哪里,热点就在哪里,不过目前加密市场的 AI 项目虽然种类繁多,但可选的 Alpha 似乎却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Fetch.ai、Ocean Protocol 等 AI 老牌龙头早已价值发现,成为上一轮周期的 Beta;与此同时,刚刚大额融资而备受期待的 Ritual、Myshell 等 AI 新秀们,产品仍在打磨之中,遑论代币发行,远水难解近渴。 在此背景下,对照“算力、算法、数据”的 AI 三要素,目前当打的 AI 赛道 Alpha 项目中,也只有 Bittensor(TAO)作为去中心化算力赛道的扛把子,与即将于 4 月 11 日上线主网与代币的 Masa Network 作为去中心化数据领域的头号玩家,算是当下市场中 AI 叙事的细分龙头项目。 其中 Masa 关于自身「AI 数据链」的定位也很清晰——致力于构建可供 AI 使用的个人数据网络,让用户在贡献自己数据价值时可以同步获得收益,同时也通过 ZKP 等技术有效保障数据的隐私性,从而为 AI 和大语言模型网络提供海量的数据来源。
-
2025年加密与AI技术采用现状深度调查与分析
转发原文标题《调查发现加密人工智能的采用仍处于早期阶段》 2025 年加密人工智能的采用范围有多广? 调查显示,59.3%的加密货币参与者自认为是加密AI先驱,34.7%认为属于主流采用群体,仅6.1%持怀疑态度。其中26.6%为热衷新技术的”创新者”,32.7%为趋势敏感的”早期采用者”,表明加密AI仍由技术爱好者主导,尚未进入主流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货币新手对加密AI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31.5%的新手自认”创新者”,比例显著高于资深用户。
-
区块链如何改变未来:金钱、人工智能与技术的融合
人类通过科技快速改造世界,但受限于生物和物理构成,历史行为模式将持续影响未来。文章探讨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动摇和通用人工智能(AGI)崛起两大趋势,指出其带来的集中化风险。美元因债务膨胀、地缘政治等因素面临贬值压力,比特币凭借稀缺性和去中心化特性成为新兴硬通货选项。AGI将引发生产力革命,但高度中心化的AI产业可能加剧失业与数据垄断,区块链技术可通过去中心化计算、zkML验证、数据主权保护及人类身份证明等方案制衡风险。最终,区块链将在货币体系变革与AGI时代中捍卫人类主权。
-
加密货币的非交易化趋势:探索Web3未来的新出路
Solana生态凭借高性能升级、Meme营销和硬件产品实现逆袭,PayFi概念成为新热点。文章探讨Web3钱包的盈利困境与支付闭环缺失,对比Web2支付系统,指出Web3支付生态破碎但潜力巨大。PayFi通过链上收益支持链下消费,结合DeFi、RWA和稳定币,试图打通真实消费场景,为Web3探索新出路。
-
延迟工作量证明(dPoW)机制全面解析:原理、优势与应用场景
延迟工作量证明(dPoW)是一种混合共识机制,通过利用两个区块链增强安全性。该机制由Komodo于2016年首创,通过将主链交易历史备份到比特币等算力更强的二级链,有效解决了新链哈希率不足的安全隐患。dPoW在不降低处理速度的前提下,既提高了安全性又提升了能源效率,被SmartFi、Pirate Chain等项目采用。与PoW和PoS不同,dPoW通过公证区块替代最长链规则,使攻击者需同时破坏主链和备份链才能篡改数据。
-
BounceBit深度解析:打造BTC原生资产Restaking收益闭环的完整方案
BounceBit通过构建并行于BTC的POS链,为BTC原生资产打造再质押闭环:1)采用合规CeFi托管解决跨链信任问题,生成WBTC/BTCB作为入口资产;2)用户通过双代币质押参与POS验证获取基础收益,LSD凭证可在链上DeFi生态中流通获取二次收益;3)创新性连接CeFi市场,使LSD能获取链外金融产品收益。该方案结合POS质押与链外增益,为BTC持有者提供三重收益模型,填补了POW链原生资产收益空白,并借助ETF趋势打开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