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
-
空投困局解析:区块链生态博弈中的矛盾与挑战
转发原文标题《残酷现状:当前空投市场的三大矛盾》 摘要 当前空投市场陷入项目方与撸毛党的激烈博弈:项目方默许工作室刷量制造数据泡沫吸引融资,却在空投前大规模清洗地址;交互类、NFT持有类和积分空投成为主流机制,但规则不透明和老鼠仓问题严重。参与者面临“不撸一定没有,撸了不一定有”的困境,32%项目实施女巫筛查加剧不确定性。双方形成共生关系,失衡将导致生态崩溃。空投本质是利益再分配,需平衡短期激励与长期生态建设。
-
探索元游戏:区块链游戏的新趋势与未来
介绍 元游戏是加密领域中一个深奥但重要的概念,涉及理解市场行为、催化剂和最佳响应策略。本文通过博弈论视角,解析元游戏的四个核心组成部分:基础机制、行为变化、最佳响应函数和反射回路。 什么是元游戏? 元游戏没有固定定义,但其机制包括:基础机制(如价格波动催化剂)、行为变化(市场参与者的反应)、最佳响应函数(交易策略)和反射回路(市场行为的循环反馈)。 理论框架 识别元游戏的步骤包括:1) 发现潜在游戏(如叙事或价格异常);2) 确定基础机制(自我强化或自我挫败);3) 假设持续时间;4) 量化持久性;5) 制定退出策略。 元游戏的例子 1) ETH杀手(自我强化):2021年牛市中的Solana和Avalanche表现优于ETH;2) Facebook更名Meta(自我挫败):一次性事件引发元宇宙代币短期狂热;3) BTC ETF流动(自我强化):ETF流入与价格表现双向影响。 一些一般的想法: 元游戏是动态的心理模型,需直觉和数据分析结合。其他例子包括Memecoins、ETH合并、加密x AI等。核心是识别游戏、理解机制并提取价值。 声明: 本文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自Midas Research,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
Friend.tech经济模型解析:博弈论、期望价值与需求曲线深度解读
一、如何做好一款Ponzi社交产品 Friend.tech采用Ponzi经济模型完成冷启动,Key价格随数量增长且交易收取10%手续费(协议与发行人平分),配合积分空投刺激需求。其内核通过混淆账面价值与期望价值(EV),利用后参与者资金为早期用户创造利润,但实际EV仅为BV的30%,存在高隐性成本。 二、交易的磨损与博弈困境 双向10%手续费导致实际磨损达19.2%,且Key的EV/BV比值在数量超20后稳定于30%,用户需承担70%的隐性价值损失。博弈模型显示,增长停滞将引发价格顶部下移,Bot垄断低价区进一步蚕食用户收益。(3,3)协作因非对等性和多参与者不稳定性易崩溃,最终形成(-3,-3)均衡。 三、未来与瓶颈 效用需求(如服务、Alpha信息)可能打破Ponzi循环,但20%高抽水(协议收入占比25%)和Bot泛滥严重削弱生态可持续性。若降低摩擦并解决自动化套利,Friend.tech或可转型为真实SocialFi平台。
-
区块链互操作性网络导航:全面解析任意消息传递协议的工作原理
区块链互操作性正从基础桥接向任意消息传递(AMP)协议演进,需具备消息验证和中继两大核心功能。当前互操作方案按信任机制分为三类:1)信任代码/数学(轻客户端+ZK证明);2)信任博弈论(经济激励+乐观验证);3)信任人类(多重签名+独立实体)。集成架构则有点对点和轮辐两种模型。未来趋势包括:ZK证明技术成熟将降低验证成本,模块化设计允许安全配置定制,多种方案可能共存形成”叠加”安全生态。实现真正去中心化的跨链通信仍需平衡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去信任化需求。
-
了解(3,3) Meme:区块链社区的热门策略解析
摘要 (3,3)是DeFi 2.0时代的标志性概念,源自博弈论囚徒困境,代表合作性金融策略。OlympusDAO通过该Meme建立社区共识,鼓励用户质押OHM代币创造长期价值。其模式影响了Wonderland、KlimaDAO等项目,但因高收益不可持续、流动性危机等问题,多数项目最终崩盘并被质疑为庞氏结构。尽管经济模型失败,(3,3)仍作为加密文化符号存在,其品牌塑造经验持续影响DeFi领域。改良版如Curve的ve(3,3)转向治理激励,证明了合理设计的质押机制仍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