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
-
财政部开启意见征询期,旨在将《GENIUS法案》塑造为稳定币监管框架
美国财政部启动《GENIUS法案》监管框架制定程序,就稳定币发行方准备金托管、国际监管协调及反洗钱合规等议题公开征询意见。此举旨在平衡联邦与州监管,推动美国成为数字金融中心,同时行业关注市场增长瓶颈及新法案立法进展。
-
贝莱德计划将ETF份额代币化以扩展其数字资产基础设施
贝莱德正探索将ETF份额代币化,以区块链技术拓展传统市场边界。此举基于其比特币ETF经验,旨在实现24小时交易、提升国际可及性并创造加密网络新抵押机会。CEO Larry Fink强调所有金融资产皆可代币化。当前挑战包括传统清算与区块链即时结算的协调,但代币化ETF有望成为传统与去中心化金融的新桥梁。
-
以太坊企业采用与数据可用性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以太坊正迎来企业采用浪潮,微软、摩根大通等巨头通过企业以太坊联盟(EEA)推动其作为全球结算层。EEA执行董事Karen Scarbro强调,企业将以太坊视为长期解决方案,依赖其模块化架构和L2扩展。随着企业级应用增加,数据可用性(DA)需求激增,可能催生替代DA层。尽管可能带来流动性碎片化,但以太坊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仍使其成为企业首选,推动其成为全球结算标准。
-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约瑟夫·鲁宾称:“以太坊价格或将从当前水平上涨百倍”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Joseph Lubin预测ETH将上涨百倍以上,华尔街机构正加速布局以太坊,包括运行验证节点、开发智能合约及推出稳定币项目。企业储备和ETF资金流入已占以太坊流通量近5%,长期基本面强劲,但9月或面临季节性回调压力。
-
首只美国Chainlink现货ETF或将使LINK成为下一个机构追捧焦点
Bitwise申请推出美国首支Chainlink现货ETF,旨在通过信托份额提供LINK代币的直接敞口。该产品若获批将满足机构对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的需求,采用被动管理策略并以CME基准定价,推动链上资产与合规市场接轨。
-
BitMine交易量飙升至前20名,超越摩根大通,28亿美元交易狂潮震撼华尔街
BitMine公司股票交易量跃居美国前20,日交易额达28亿美元。该公司转向以太坊战略后股价暴涨近1000%,并持有171万枚ETH,成为全球最大以太坊持有者及第二大企业加密资产库。BitMine在七天内筹集22亿美元,加速以太坊积累,看好其长期金融基础设施潜力。
-
Chainlink创7个月新高,获巨鲸支持与新合作助力
Chainlink(LINK)价格涨至七个月新高,突破26美元,24小时涨幅超8%。主要推动因素包括:衍生品市场未平仓合约创15亿美元历史新高,链上活跃地址数激增,大额鲸鱼持续吸筹,以及Visa、摩根大通等30余家顶级金融机构合作推动采用。
-
Verb获5.58亿美元融资成为首个TON生态国库工具,拟更名为TON战略基金
Verb Technology宣布完成5.58亿美元超额认购私募融资,将转型为专注于Toncoin(TON)的国库储备工具TON Strategy Co.,预计8月7日左右完成更名并成为首个公开交易的TON储备主体。公司计划将大部分净收益用于收购TON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并通过质押获取收益,目标建立正向现金流的国库模型。此次合作依托Telegram与TON生态的深度整合,新管理团队包括TON基金会及Kingsway Capital高管,获110余家机构投资者参与,包括Vy Capital、Blockchain.com等知名机构。
-
温克莱沃斯指控摩根大通因批评”银行家”对开放银行的打压而实施报复
Gemini联合创始人Tyler Winklevoss指控摩根大通因他批评银行行为而冻结交易所重新获取银行服务的进程,称其为”扼杀金融科技和加密企业的行动”。Winklevoss指责银行试图推翻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开放银行规则,该规则保障消费者免费获取账户数据。他警告银行计划用高额费用取代免费数据服务,将打击加密行业。加密行业人士将此与拜登政府的”扼杀点2.0″行动联系起来,FDIC代理主席也承认存在针对加密公司的”去银行化”行为。
-
资本迁移或将重塑金融格局
资本正经历结构性重新分配,从传统银行部分准备金模式转向基于区块链的全额储备金融系统。稳定币和代币化国债吸引机构及个人资金,因其可编程性、全球互操作性和安全性。传统银行依赖信贷创造和净额结算,而区块链系统要求全额预存资金,实现即时透明结算但缺乏信贷弹性。摩根大通推出代币化存款以应对稳定币竞争。未来可能形成混合模式,平衡资本效率与透明度。这场货币体系之争将重塑金融基础设施,关键在于谁能有效桥接两种系统并降低资本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