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证明

  • 单一区块链的低效问题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文章批判当前区块链行业过度关注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指出应用层和用户入门才是核心瓶颈。作者认为传统单体区块链技术存在效率低下、中心化风险等问题,提出有效性证明和数据可用性采样两项关键技术能实现指数级效率提升,使普通设备也能参与验证。文章强调区块链必须升级到这些新技术才能实现真正规模化,同时指出技术成熟需要时间,但升级趋势已不可逆转。最后作者呼吁行业应聚焦应用开发、治理和用户体验等实际需求。

  • 比特币Layer 2扩展方案对比:有效性证明与欺诈证明技术解析

    摘要 本文探讨了比特币Layer2扩容方案中有效性证明与欺诈证明的技术实现。通过比特承诺突破UTXO无状态限制,利用Taproot扩展脚本空间,结合连接器输出和合约技术解决预签名问题。有效性证明需链上验证计算正确性,时效性高但复杂度大;欺诈证明采用乐观假设,默认接受状态转换,仅在挑战期被证伪时回滚。比特币当前支持多轮/单轮欺诈证明(如BitVM1/2),有效性证明需依赖OP_CAT等新操作码。针对脚本体积限制,提出自动拆分、功能拆分和手动拆分三种技术,在保持Taproot的4MB单脚本限制下实现Groth16等验证器的链上执行。研究为比特币生态提供了无需硬分叉的Layer2扩容路径。

    2025年8月19日
    2900
  • 以太坊Rollup欺诈证明与有效性证明系统详解及工作原理

    以太坊 Rollups 是 Layer-2 扩展方案,通过批量处理交易提升以太坊主链吞吐量。主要分为 Optimistic Rollup 和零知识 Rollup(ZK Rollup):前者默认交易有效,通过7-14天挑战期纠错(如Arbitrum);后者依赖加密验证确保交易有效性(如ZKSync)。两者均通过链下处理交易并打包提交至主链,结合欺诈证明(低计算成本)或有效性证明(高安全性)机制,显著提升以太坊的可扩展性和效率,同时降低Gas费用,被DeFi项目广泛采用。

    币圈百科 2025年8月18日
    1900
  • Vitalik探讨EVM Validiums退出机制:Plasma技术强势回归区块链生态

    Plasma是一种区块链扩展解决方案,通过将大部分数据和计算保持在链下来实现高可扩展性。尽管2017年提出后经历了多次迭代(如Plasma Cash、Plasma Prime等),但由于客户端数据存储成本高和难以扩展到支付以外的领域,Plasma逐渐被Rollups取代。然而,验证证明(如ZK-SNARKs)的出现为Plasma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解决了客户端数据存储问题,并支持构建运行EVM的类Plasma链。尽管Plasma在安全性上仍有局限(如无法覆盖所有用户),但其规避数据可用性问题的能力使其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具有优势。2023年,随着ZK-EVMs的实现,Plasma重新成为值得探索的设计领域。

    2025年8月2日
    2500
  • 区块链技术2024年最新发展趋势与前沿创新概念解析

    本文探讨了10个塑造区块链未来的突破性概念:1.账户抽象实现灵活账户管理;2.区块空间成为数字经济基础商品;3.Blobspace优化链外数据存储;4.L3解决方案提升可扩展性;5.MEV机制优化交易公平性;6.代币绑定账户增强NFT功能;7.有效性证明确保数据完整性;8.再质押创新资产收益模式;9.数据可用性层保障链下数据;10.并行化EVM显著提升处理效率。这些创新共同推动区块链在可扩展性、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方面的突破性发展。

    2025年7月29日
    18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