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全球虚拟资产监管格局解析:主要国家政策与发展趋势
全球虚拟资产监管动态摘要 新加坡MAS实施三分类监管框架(证券/支付/功能型代币),2023年推出全球首批稳定币监管制度,保持政策开放性与稳定性。香港加速布局虚拟资产,建立证券型与非证券型代币”双牌照”体系,VASP牌照过渡期至2024年6月。阿联酋迪拜成立全球首个专属虚拟资产监管局VARA,设置七类活动许可阶梯。欧盟MiCA法案构建27国统一监管框架,2024年底正式实施加密资产分类管理。美国SEC通过豪威测试强化证券型代币监管,比特币现货ETF审批进程受瞩目,CFTC同步加强衍生品执法。日韩推进专项立法,日本通过《资金决算法案》监管稳定币,韩国《用户保护法》将于2024年7月生效。G20正推动建立跨境加密资产信息交换机制,拟于2027年实现全球监管协同。
-
香港监管机构警示炒作驱动的稳定币市场波动
香港金融监管机构警告投资者避免冲动投资稳定币相关资产,此前因市场猜测、企业公告及未经证实的牌照申请消息导致价格剧烈波动。香港金管局与证监会联合声明指出,已观察到相关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强调稳定币牌照审批标准严格,初期仅少数申请能获批。监管机构提醒投资者保持理性、深入研究,警惕市场炒作风险,并表示将严查市场操纵及误导性陈述行为,确保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实施过程中的市场透明度与公正性。
-
比特币算力下滑 挖矿难度预计下降5%
2025年比特币网络算力波动显著,多次突破1000EH/s但日内常跌至700EH/s,导致过去11周内挖矿难度调整7次。当前难度127.62T(+1.07%),预计9天后将下调4.97%,创年内第二大降幅。4月起算力移动平均线呈上升趋势,与7.96%难度增幅同步,但此前曾出现7.48%大幅下调。近期算力在850-950EH/s区间震荡,难度调整频繁以维持10分钟出块目标。当前周平均算力891.7EH/s,虽波动加剧但仍符合协议规范。
-
香港表示尚未发放稳定币牌照,警告冒充者将面临法律风险
香港金管局宣布8月启动稳定币发牌制度,要求发行人8月31日前提交预申请,9月30日前完成正式申请。首批牌照数量有限,预计2026年发放。新规要求稳定币须由高流动性资产全额支持,严禁虚假宣传发牌资质。金管局将公布持牌机构名单,并警示公众警惕未获许可的稳定币交易风险。此举使香港与欧盟、美国等稳定币监管趋势保持一致。
-
香港8月1日启动稳定币发牌制度 力推数字资产发展
香港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稳定币发牌制度,财政司司长许正宇强调该制度旨在通过审慎监管构建虚拟资产生态。新规要求稳定币须以优质流动资产全额支持,并纳入”政策宣言2.0″的LEAP框架,重点推进法律简化、资产代币化及用例开发。政府拟规范代币化债券发行,研究税收优惠,蚂蚁集团等科技企业已表明将申请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