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zi
-
Friend.tech经济模型解析:博弈论、期望价值与需求曲线深度解读
一、如何做好一款Ponzi社交产品 Friend.tech采用Ponzi经济模型完成冷启动,Key价格随数量增长且交易收取10%手续费(协议与发行人平分),配合积分空投刺激需求。其内核通过混淆账面价值与期望价值(EV),利用后参与者资金为早期用户创造利润,但实际EV仅为BV的30%,存在高隐性成本。 二、交易的磨损与博弈困境 双向10%手续费导致实际磨损达19.2%,且Key的EV/BV比值在数量超20后稳定于30%,用户需承担70%的隐性价值损失。博弈模型显示,增长停滞将引发价格顶部下移,Bot垄断低价区进一步蚕食用户收益。(3,3)协作因非对等性和多参与者不稳定性易崩溃,最终形成(-3,-3)均衡。 三、未来与瓶颈 效用需求(如服务、Alpha信息)可能打破Ponzi循环,但20%高抽水(协议收入占比25%)和Bot泛滥严重削弱生态可持续性。若降低摩擦并解决自动化套利,Friend.tech或可转型为真实SocialFi平台。
-
永恒通胀是否只涨不跌?深度解析YES项目Baseline团队背后的秘密
Blast链上项目YES因”只涨不跌”机制引发FOMO热潮,其创新算法通过Floor/Anchor/Discovery三级流动性池设计确保底价稳定,配合无清算风险的杠杆借贷形成”武当梯云纵”效应。该项目前身为遭黑客攻击的Jimbos Protocol,现转型为算法做市协议,通过持续增发匹配流动性池的代币(非流通供应)维持系统运转。目前YES流通市值约8096万美元,但代币经济模型存在争议,官方推特已被冻结。尽管团队宣称能抵御挤兑风险,其庞氏特征和未解释的通胀机制仍引发社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