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
-
美国住房机构或批准加密资产作为抵押贷款资格条件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正研究将加密货币资产纳入抵押贷款审批体系,此举或加速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的融合。FHFA局长William Pulte透露,该机构已启动对加密货币持有量的评估,其政策调整将深刻影响美国住房金融市场。此前受SEC会计指引SAB 121限制,加密资产难以进入传统抵押贷款领域。随着该指引于2024年1月撤销,加密抵押贷款迎来发展机遇。目前这类服务主要由专业机构提供,要求高抵押率并设置保证金机制。数据显示,加密货币收益正成为部分低收入家庭偿还房贷的重要来源,高净值投资者则通过加密抵押贷款保留数字资产持仓。若FHFA最终批准新规,传统银行可能推出相关产品,为不符合传统贷款标准的投资者开辟新融资渠道,标志着加密货币向主流金融资产的重要转变。
-
土耳其加强加密货币监管:要求转账需提供来源与目的证明
土耳其政府拟出台严格加密货币监管新规,重点打击洗钱与金融犯罪。根据阿纳多卢通讯社披露,新规要求平台详细记录转账来源去向,强制20字符交易说明,并设置提现等待期(常规48小时/新账户72小时)。稳定币交易将实施限额管理(日3000美元/月5万美元),合规平台可获双倍额度。财政部强调违规者将面临吊销执照等处罚,称新规旨在平衡犯罪打击与行业保护。监管参照欧盟MiCA框架,将交易所注册资本门槛提至410万美元,CMB将全面监管各类服务商。专家认为此举可提升市场透明度,吸引机构投资者,同时豁免专业交易的条款体现监管灵活性。(160字)
-
“特朗普政府或推’去银行化’行政令 华尔街日报独家揭秘区块链新政”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拟出台行政令,保障加密货币等“政治敏感行业”的银行服务,以应对银行业“去银行化”趋势。多家美国大银行被指控系统性拒绝为特定行业提供服务,加密货币企业受影响尤为严重,拜登执政期间已有30余位相关创业者失去银行支持。这一现象引发跨党派关注,民主党参议员沃伦强调银行服务不应受政治立场影响。2023年银行业危机加剧了加密货币行业对银行服务的依赖,但行业专家认为挑战或持续至2026年。尽管特朗普表态支持,政策落实仍面临监管分歧与时间成本等障碍。
-
日本计划调整加密货币分类以推动ETF获批并降低税收
日本金融厅(FSA)发布加密货币监管改革方案,拟将数字资产纳入《金融商品交易法》监管范畴,赋予其与传统证券同等的法律地位。该提案不仅为加密货币ETF上市铺路,还计划将最高55%的累进税率降至20%的统一税率,与股票投资持平,大幅提升市场吸引力。数据显示,日本活跃加密货币账户已突破1200万,托管资产超5万亿日元(约340亿美元),年轻投资者偏好显著。全球市场同步升温,超1200家机构配置比特币ETF。同时,三井住友等日本金融机构加速布局稳定币领域,SBI集团已获首张运营牌照,推动日本向全球加密货币枢纽迈进。
-
前美国顶级监管官员警示利益冲突风险,参议院评估加密市场结构改革
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数字资产小组委员会将于本周二举行关键听证会,聚焦数字资产市场结构立法框架。前CFTC主席Rostin Behnam在证词中警示当前监管漏洞,呼吁立法应重点保障投资者权益、防范利益冲突及维护市场稳定,强调监管滞后将加剧市场风险。听证会与众议院审议的《数字资产市场明确法》形成联动,该法案已进入全院表决阶段。共和党领袖提出立法三原则:明确资产属性、合理分配监管权、强化消费者保护。小组主席Cynthia Lummis敦促美国加快监管进程以跟上国际步伐。此次两党合作延续了6月通过的稳定币法案势头,但民主党参议员Elizabeth Warren持续质疑加密行业与政界的利益关联,凸显监管争议仍在发酵。(160字)
-
“多名参议员缺席两党加密市场结构听证会:关键议题讨论受影响”
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数字资产小组委员会举行加密货币市场结构立法听证会,但11名成员中仅5人出席引发关注。共和党参议员Lummis(主席)、McCormick、Hagerty、Moreno及民主党非正式成员Alsobrooks出席质询前CFTC主席等专家。Lummis对低参与度表示担忧,质疑两党合作受阻可能涉及”利益冲突”问题。听证会聚焦GENIUS法案后的立法原则,但民主党议员强调需先解决政府人员潜在利益问题。与此同时,众议院CLARITY法案已通过委员会审议,两院监管路径分歧加剧立法不确定性。现场仅36%出席率凸显数字资产议题在参议院的边缘化现状。(160字)
-
纽约市长公布加密货币政策计划 市民积极参与民主党初选投票
纽约市长Eric Adams在Permissionless加密峰会上公开抨击前州长Andrew Cuomo的数字资产政策,称其”误导性”且阻碍行业发展。这位以比特币领薪闻名的市长提出三项加密发展计划:推动市政服务加密支付、引入数字资产教育课程、探索比特币市政债券。此番言论正值纽约民主党初选关键期,Cuomo虽因丑闻辞职仍保持民调领先。Adams的债券计划遭审计长Lander反对,被批”财政不审慎”,市长表示正寻求替代方案。分析指出,随着联邦加密立法推进,Adams与共和党对手可能再现2021年”加密政策对决”。当前市长本人亦深陷土耳其政治献金调查,使得这场政策交锋更显复杂。纽约加密监管动向将持续牵动全美神经,为选战注入新变量。(160字)
-
美联储缩减对加密货币公司的”声誉风险”审查 政策调整引关注
美联储近日宣布取消银行监管中的”声誉风险”评估标准,这一政策转向可能为长期受银行服务限制的加密货币企业带来转机。此前,超过30家数字资产公司因该模糊标准被银行拒之门外。美联储表示将采用更具体的金融风险评估,并对监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尽管美国银行家协会欢迎这一提升监管透明度的改革,批评者担忧可能助长高风险业务。与此同时,美国货币监理署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近期也放宽了加密货币相关限制,参议员Lummis认为这些调整标志着监管环境正转向更支持数字资产行业发展。
-
高风险高回报:美国加密永续期货交易为何如此火爆
加密永续期货在美国市场迅速崛起,但其高杠杆风险引发监管担忧。Coinbase计划推出合规产品,而BitMEX早年开创的市场长期将美国投资者排除在外。永续期货无到期日限制,允许100倍杠杆,普通用户易因保证金不足被强制平仓。2023年CFTC曾警示加强监管,但随着特朗普政府政策调整,2025年态度松动,Bitnomial率先推出合规合约。永续期货市场规模已达7040亿美元,成为加密交易核心,但机构投资者或持观望态度,散户可能成为主要使用者。监管与市场博弈下,这一创新工具的未来发展备受关注。
-
“参议员Lummis的RISE法案:及时必要的区块链监管但细节待完善”
美国参议员Cynthia Lummis提出的《负责任创新与安全专长法案》(RISE Act)引发争议,该法案试图平衡AI开发者法律风险与技术创新,成为美国首个针对专业级AI的责任立法。法案要求开发者披露模型规格,但将主要风险转嫁给使用AI的专业人士,引发”免费通行证”质疑。支持者认为豁免条款保护开发者免受不可预测风险。法案适用范围有限,未涵盖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案例,且缺乏统一责任标准。与欧盟AI法案相比,RISE法案更侧重流程文档而非用户权利。专家呼吁完善透明度机制,加强第三方审计。尽管存在不足,该法案被视为联邦层面AI监管的重要开端,凸显创新与公众利益平衡的立法挑战。(1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