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流动性服务赛道(Laas)的概念最早由Messari在2021年10月提出,其诞生背景源于一个普遍存在的行业痛点:许多区块链项目由于缺乏足够的流动性支撑,导致代币价格容易快速下跌,进而引发用户信心丧失和死亡螺旋的恶性循环。
回溯2020年10月,随着Compound首创流动性挖矿机制,市场随即进入了DeFi Summer的繁荣期。大量项目采用流动性挖矿作为冷启动策略,通过高额挖矿补贴吸引用户参与。然而随着同质化竞争加剧,低收益率的挖矿补贴逐渐失去吸引力,迫使新项目不得不以不可持续的超高APY来争夺有限的流动性资源。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传统流动性挖矿已不再是项目冷启动的最优选择。无论是高昂的成本压力还是日渐降低的资本回报率,都给项目方带来了巨大挑战。这促使DeFi协议开始探索更可持续的流动性解决方案。自2021年9月起,市场上陆续出现了一批专注于提供持续性流动性服务的协议,Tokemak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将深入解析Tokemak的产品机制,包括正在运行的v1版本和即将推出的v2升级,同时评估该项目当前的发展状况。
Tokemak简介
Tokemak协议的前身是Fractal项目,其v1版本于2021年4月正式上线。该项目发展历程中完成了两轮重要融资:4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Framework Ventures领投,以及在Degenesis事件中通过代币公募筹集了2,400万美元资金。
Tokemak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简洁的业务逻辑设计:通过流动性提供者(LP)提供资金,流动性引导者(LD)决策流向,共同为项目方构建可持续的流动性支持。在v1版本中,协议通过”零周期事件”机制筛选需要流动性支持的项目,为入选项目创建专属的”反应堆”(Reactors),最终由LD投票决定资金在各大DEX中的具体配置方案。
2023年5月,团队宣布即将推出v2版本升级。新版本引入了”流动性管理池”(LMP)概念,重点优化流动性提供者和DAO的交互体验。V2包含两个核心产品模块:一是能自动优化不同资金池和DEX间LP收益的”动态池分配器”(Autopilot);二是让DAO能够根据透明市场利率租赁流动性的”流动性订单簿”。这两个产品将分阶段推出,Autopilot将率先上线。
v1产品机制
Tokemak v1的核心机制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项目筛选机制(零周期事件)、参与者激励体系(LP与LD角色设计)以及风险管控方案(无常损失承担机制)。
(1)零周期事件
零周期事件分为三个阶段推进:首先是Degenesis募资事件,团队在2021年7月通过代币互换募集了2,400万美元的ETH和USDC,作为协议的初始流动性储备;随后开启创世池(Genesis)挖矿,为系统积累基础流动性;最后是决定流动性分配的核心环节——反应堆事件,TOKE持有者通过加权投票选出前五个需要流动性支持的项目。
投票规则设计颇具特色:托管状态的TOKE(未解锁的VC代币)每枚1票,质押状态的tTOKE每枚4票,而Sushi/Uni LP代币持有者每枚可获得69票的超级投票权。
(2)LP和LD奖励机制
协议中的流动性提供者(LP)可以通过存入单边资产到反应堆或创世池来获得TOKE奖励。存入资产时会获得对应的tAsset凭证(如存入SUSHI获得tSUSHI),赎回时可1:1兑换原资产并领取TOKE收益,整个过程无需承担无常损失风险。
流动性引导者(LD)则需要质押TOKE获得投票权,决定协议储备资金如何与项目方资产配对,以及这些流动性最终流向哪些交易所。值得注意的是,项目方团队本身也持有大量TOKE,可以通过质押投票将流动性引导至自己的协议。
(3)无常损失承担机制
Tokemak设计了四级风险缓冲机制来保护LP免受无常损失影响:首先由反应堆自身储备金承担;不足时动用全协议手续费收入和代币奖励;仍不足则消耗质押在该反应堆中的TOKE;最后才动用协议ETH/USDC储备金。这种设计虽然保护了LP利益,但也将风险转嫁给了协议和TOKE质押者。
(4)机制优劣评价
Tokemak v1的创新设计确实为流动性市场带来了新思路,但其商业模式也存在明显挑战。协议需要持续识别优质项目建立合作,否则代币下跌风险将完全由协议和TOKE质押者承担。此外,整个系统的激励机制高度依赖TOKE代币价值稳定,一旦币价大幅下跌,可能引发流动性提供者和引导者的集体退出。
V2产品机制
V2版本的核心创新是引入流动性管理池(LMP)概念。首推的Autopilot产品将通过算法自动优化不同资金池和DEX间的流动性配置,首个LMP池将以ETH为基础资产。后续推出的DAO流动性市场将建立透明化的流动性租赁机制,让DAO可以根据实时市场利率获取所需流动性。
代币用途
TOKE代币总量1亿枚,当前主要承担三大功能:作为LP和LD的激励手段、决定反应堆上线资格的投票权、调控流动性分配方向的治理权。这种设计使TOKE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代币化流动性”的特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整个系统的健康运转高度依赖TOKE币值稳定,这是协议面临的主要风险点之一。
发展现状
目前Tokemak v1的总锁仓量约2,400万美元,其中TOKE代币占比约424万美元。在各反应堆中,ALCX资产池以310万美元的TVL位居首位。团队正在积极推进v2升级,计划首先推出Autopilot产品,随后部署DAO流动性市场模块。
总结
Tokemak通过创新的流动性服务模式在DeFi领域开辟了新赛道,其v2升级有望进一步提升资本效率和用户体验。但协议仍面临两大核心挑战:一是激励机制对代币价格的依赖性过强,二是项目筛选能力将直接影响协议的风险敞口。这些因素将决定Tokemak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流动性服务赛道中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作者: Minnie
译者: Sonia
审校: Edward、Piccolo、Elisa、Ashley He、Joyce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作为 Gate 提供的投资理财建议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建议。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况下,复制、传播或抄袭本文将违反《版权法》,Gate 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