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谓是Layer2(本文主要指rollup)的大年,从3月份开始,各大Layer2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相继上线主网。3月24日zkSync era率先登场,三天后Polygon zkevm也上线了主网Beta版本。进入下半年,7月中旬Mantle宣布主网Alpha版本启动,紧接着第二天Linea也正式上线。8月Base主网如期而至,9月12日Manta推出其Layer2主网Pacific,而10月10日Scroll主网也顺利完成上线。
Layer2技术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无论是Op rollup还是曾经被认为遥不可及的ZK rollup,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涌现。要知道,距离Arbitrum空投才过去半年多时间,整个Layer2生态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Layer2技术最初的愿景是解决以太坊的扩容需求,通过提高交易吞吐量来缓解网络拥堵,同时依赖以太坊主网保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对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更好的使用体验——远低于主网的手续费和更小的交易延迟。
本文将通过链上数据的对比分析,带读者了解当前Layer2竞赛的最新格局和发展态势。
Layer2发展现状
(Source: https://defillama.com/chains/Rollup)
根据DeFiLlama最新数据,目前Layer2 rollup的总锁仓量约为34亿美元。其中Arbitrum以20.6亿美元的TVL遥遥领先,占据了60.62%的市场份额;Optimism紧随其后,占比21.41%。这两大Layer2项目凭借先发优势,最早落地主网,目前合计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除这两大巨头外,Base和zkSync era的TVL也突破了1亿美元大关,而其他公链的TVL均不足1亿美元。
(Source: https://defillama.com/chains/Rollup)
从时间维度观察,今年Layer2市场的多样性显著提升。以1月份数据为基准,Arbitrum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定在60%左右,而Optimism的份额则从32%下滑至21%。值得注意的是,DeFiLlama和L2Beats的TVL统计存在较大差异,这源于两者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L2Beats统计跨链价值,而DeFiLlama统计的是链上各dApp的锁仓总量之和。
主要Layer2项目分析
Arbitrum
(Source: https://defillama.com/chain/Arbitrum?users=false&txs=true&tvl=true)
Arbitrum目前拥有超过1429万独立地址,累计交易量达4.18亿笔,TPS稳定在6.3。3月份空投期间,其链上活跃度达到顶峰,单日交易量突破300万笔。即使在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Arbitrum仍保持着良好的活跃度。
生态方面,Arbitrum拥有GMX、Camelot、TreasureDAO等招牌项目,其中GMX占据了TVL的23%。完善的DeFi体系和创新性的生态项目,使得Arbitrum的用户留存率相当可观,每日活跃用户中有近四分之三都是回头客。
Optimism
(Source: https://defillama.com/chain/Optimism?txs=true)
Optimism目前拥有5766万独立地址,累计完成1.77亿笔交易,TPS为4.6。去年6月空投后,其活跃度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原生项目Velodrome目前TVL达1.45亿美元,其余TVL主要由Synthetix及其生态项目支撑。
在完成bedrock升级并发布OP Stack后,Optimism提出了”超级链”的宏伟愿景。OP Stack允许开发者根据需求定制Layer2网络,大大降低了发链难度。目前采用者包括Coinbase的Base、BitDAO的Mantle等知名项目。
Base
(Source: https://defillama.com/chain/Base?txs=true)
基于OP Stack的Base目前拥有240万用户,完成6700万笔交易,TPS为3.8。其最大的亮点是现象级应用FriendTech,最近30天产生的协议费用高达540万美元。除FriendTech外,原生项目Aerodrome(TVL5553万美元)也表现突出。
zkSync Era
(Source: https://dune.com/matter_labs/zksync-era-overview)
作为zk系老牌龙头,zkSync Era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就积累了467万独立地址和1.65亿笔交易。7月17日,项目方宣布从zkSNARK过渡到zkSTARK证明算法。目前其生态主要集中在DeFi领域,包括SyncSwap、Mute等原生项目。
Layer2发展趋势
从各Layer2的基本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目前整个生态呈现出以下特点: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胖协议,瘦应用”的传统格局正在发生变化。Base链上FriendTech的成功案例表明,一个杀手级应用可以为公链带来巨大的关注度和资金流入。这也促使各公链都在积极寻找和扶持原生的明星项目。
在战略层面,各大Layer2都在推动新的叙事:OP的”超级链”、Polygon的CDK、Arbitrum的Orbit、zkSync的ZK Stack等。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Layer2的生态,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总体而言,Layer2之间的良性竞争最终受益的是用户。在确保以太坊网络安全性的同时,用户能够享受更低廉的手续费和更好的使用体验。随着基础设施的成熟,大规模应用的爆发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1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