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d Rollups 是什么?运作原理与优势全解析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Based Rollup是一种新型L2扩展方案,直接利用底层L1区块链的排序功能,简化交易处理并降低成本。它通过继承L1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解决了传统Rollup在互操作性、交易活性等方面的挑战。与ZK-Rollup和Optimistic Rollup相比,Based Rollup架构更简单,无需外部共识机制,但可能牺牲部分MEV收益和排序灵活性。目前Taiko等项目正在探索这一技术,尽管处于早期阶段,其高效、低成本的优势有望对Web3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在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Rollup技术已经成为解决扩展性难题的关键方案。这种二层解决方案能够显著提升交易处理能力,每秒可处理数千笔交易,但在互操作性和交易活性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最近,一种名为”Based Rollup”的创新框架正在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它为解决传统Rollup的局限性提供了全新思路。

探索Based Rollup的独特价值

Based Rollup是一种直接利用底层区块链(L1)排序功能的二层解决方案。这种设计巧妙地继承了L1的去中心化特性、系统活跃度和安全保障,实现了与主链的无缝整合。以太坊研究员Justin Drake在2023年3月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旨在解决现有Rollup方案面临的技术瓶颈。与传统Rollup不同,Based Rollup摒弃了复杂的外部PoS共识机制和排序器签名验证流程,转而依托L1协议强大的基础架构。

从架构层面来看,Based Rollup包含四个关键层次:共识层、数据可用性层、执行层和结算层。以以太坊为例,其中前三层都直接建立在以太坊主链上,只有负责交易执行和状态更新的执行层是在Rollup网络中构建的。这种精简的设计不仅消除了传统Rollup中与gas费用相关的开销,还避免了基于代币的复杂操作,在提升效率的同时确保了安全性。

基于L1的创新排序机制

Based Rollup的运作机制与传统Rollup有着本质区别。它不再依赖独立的排序器,而是充分利用底层L1区块链的固有排序功能。这种设计使得L1区块提议者能够直接与L2网络的区块构建者和搜索者协作,将Rollup交易自然地纳入L1区块中。

在Web3生态系统中,排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流程。Based排序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协作性——L1提议者在处理Rollup交易时与L2参与者保持紧密配合。整个过程完全无需许可,任何符合条件的Rollup区块都能被自动纳入下一个L1区块。由于完全依赖以太坊现有的验证机制,Based排序不仅简化了流程,还通过继承以太坊的区块顺序确保了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Rollup技术方案的横向比较

Based Rollups 是什么?运作原理与优势全解析

在众多二层扩展方案中,Based Rollup与ZK-Rollup、Optimistic Rollup各具特色。从证明机制来看,Based Rollup和Optimistic Rollup都采用欺诈证明,而ZK-Rollup则运用零知识证明技术。在排序器设计上,Based Rollup直接使用L1网络的排序功能,其他两种方案则需要维护独立的排序器。技术复杂度方面,Based Rollup凭借其简洁的框架设计,在实现成本和运营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

权衡利弊的发展前景

Based Rollup虽然展现出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完全继承了L1的去中心化特性,系统活跃度和运营成本都得到显著优化。由于省去了复杂的额外机制,技术架构也变得更加简洁高效。然而,这种设计也带来了一些限制,比如验证者获取MEV的机会减少,以及交易排序灵活性有所降低。

目前,Taiko等项目正在积极探索Based Rollup的实际应用。作为采用ZK-Rollup框架的L2协议,Taiko创新性地将Type-1 zkEVM与Based Rollup技术相结合。2024年1月推出的Katla测试网,更是首次实现了基于争议解决机制的Based Contestable Rollup技术。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Based Rollup仍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更多时间和资源进行测试完善,但其在去中心化、成本控制和架构简化方面的优势已经显现。这种创新方案有望为Web3行业带来积极影响,推动区块链扩展性解决方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技术不断成熟,Based Rollup很可能会成为连接L1和L2生态的重要桥梁。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6183.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 以太坊(ETH)生态加速发展:技术升级、Layer2爆发与机构入场如何重塑区块链格局

    以太坊生态迎来结构性演化周期,技术升级、Layer 2爆发和资本流入推动深层变革。EIP-7702提案优化账户抽象,提升用户体验和开发便利性。Layer 2日均活跃用户突破200万,OP Stack和ZK技术并行发展。机构持续布局,以太坊质押总量占流通量33%,被视为”数字国债”。尽管政策风险存在,市场反应更具弹性。技术、生态和资金多因素驱动下,以太坊正成为可扩展的价值平台。

    资讯 2025年7月31日
    1400
  • Solana突破200美元大关 机构信心助推加密市场涨势

    Solana(SOL)价格突破200美元,24小时涨幅超14%,市值重回1000亿美元上方。市场情绪看涨,84%的Polymarket参与者预测SOL将达210美元。Solana DeFi生态TVL达5800万枚SOL(约110亿美元),创三年新高,DEX交易量连续10个月领先以太坊。四家上市公司合计持有超350万枚SOL(约5.91亿美元),占流通量0.65%,显示机构增持信心。截至8月13日,SOL报价201.9美元,市值1089.6亿美元。

    6天前
    1000
  • 探索多重Rollup世界的基础设施创新与发展

    近期区块链行业呈现明显趋势:通用Rollup和dApp专属Rollup数量激增,以解决以太坊可扩展性问题。通用Rollup通过链下处理交易提升效率,而应用专属Rollup则针对特定需求优化性能。文章指出构建多Rollup生态需四大支柱支撑:1)安全层作为信任基石;2)平衡可定制性与跨链互操作性;3)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4)共享安全机制如Eigenlayer和Cosmos ICS。随着模块化区块链发展,这些基础设施将如同”钢筋混凝土”般支撑起未来由多个Rollup主导的市场格局,在安全性与扩展性之间寻求最优平衡。

    2天前
    1000
  • 四大并行EVM区块链:Monad、Sei v2、Neon与Eclipse性能对比

    并行EVM技术正成为区块链扩容的新方向,Monad、Sei v2、Neon EVM和Eclipse四大项目通过不同方案实现以太坊兼容环境下的交易并行执行。Monad通过分离共识与执行、异步I/O等技术优化性能;Sei v2采用乐观并行处理和新型数据库结构;Neon EVM直接在Solana链上构建EVM兼容层;Eclipse则结合以太坊安全性与SVM高性能。这些方案在保持EVM开发者体验的同时,显著提升吞吐量,但面临社区建设、生态竞争等挑战。当前Monad获得最多市场关注,而技术整合度更高的Eclipse展现出较强潜力。

    2025年7月8日
    2200
  • 11月4日至11月8日最新热门空投项目盘点与参与指南

    综述 Gate 研究院精选11月4日至8日具有空投潜力的热门项目:1. Gradient(Solana边缘计算层)提供挂机挖分奖励;2. Humanity Protocol(去中心化身份验证)通过手掌识别发放RWT代币;3. PAWS(TON生态Telegram游戏)以互动赚取代币;4. Swell Network(以太坊流动性质押)11月7日开放8.5亿代币空投;5. DeAgentAI(去中心化AI平台)开展Bitlayer跨链活动。所有项目均获知名机构投资,提供详细参与指南。

    2025年7月18日
    17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