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按:Celestia研究员NashQ创新性地将Rollup定序器(Sequencer)解构为两个逻辑实体——聚合器和Header生成者,并将交易排序过程划分为包含、排序和执行三个逻辑阶段。这种分析框架为理解主权Rollup的六种关键变体提供了清晰路径。
研究不仅详细比较了不同Rollup变体的抗审查特性和系统活性,还深入探讨了各类Rollup在信任最小化状态下所需的节点最低配置。虽然本文基于Celestia视角展开,但其分析框架与以太坊社区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到两种Rollup模型的共通性及Celestia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这篇文章对以太坊研究者同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Rollup基础概念
Rollup是通过将交易数据发布到其他区块链来继承其共识和数据可用性的特殊区块链。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特别强调”交易数据”而非”区块”,因为最简化的Rollup实现可能仅需要基础层的数据支持。
完整的Rollup区块包含账本状态的数据结构,由Rollup数据和Rollup头组成。其中Rollup数据可以是原始交易集合,也可以是经过处理的状态差异信息。
六大Rollup变体详解
第一种基础变体是悲观Rollup或称为Based Rollup。在这种设计中,Rollup节点需要完全重新执行DA层包含的所有交易来验证账本状态。这种仅支持全节点的架构,实际上将聚合功能完全委托给了底层DA网络。
研究创造性地将定序器功能拆解为聚合器和Header生成者两个逻辑角色。聚合负责交易批处理,而Header生成则涉及状态转换和元数据创建。这种区分帮助我们理解悲观Rollup实际上缺失了Header生成环节,DA层直接承担了聚合功能。
第二种变体引入了共享聚合器概念。Evan Forbes提出的这种设计通过共享定序器提供交易排序的Soft Commitment,在保持悲观Rollup特性的同时改善了用户体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架构仍然要求所有节点完整执行交易,因此不需要Header生成环节。
第三种混合变体巧妙结合了前两种方案的优势。在保留共享聚合器的同时,允许用户直接向DA层提交交易。这种设计通过特定的分叉选择规则确定最终交易序列,既保持了系统活性,又降低了MEV泄漏风险。
第四种变体转向乐观验证方向,采用Based Rollup架构但引入中心化Header生成器。这种设计使得轻节点可以通过单轮欺诈证明机制验证交易有效性,显著缩短了传统乐观Rollup长达7天的挑战期。
第五种变体探索了ZK-Rollup与去中心化Prover Market的结合。在这种设计中,DA层继续承担聚合功能,而零知识证明的生成则交由开放市场完成。Sovereign-Labs的文档详细描述了这种架构下交易的生命周期。
第六种混合变体代表了最复杂的架构设计,同时整合了乐观验证和ZK证明机制。这种双重验证体系既保留了乐观Rollup的灵活性,又通过ZK证明提供了快速最终性,创造了独特的性能优势。
核心洞见与开放问题
研究确立了三个关键分析维度:定序器角色解构、交易处理阶段划分以及变体分类框架。这些方法论不仅适用于Celestia主权Rollup,也为理解以太坊Rollup提供了新视角。
文章最后提出了若干值得深思的问题:传统以太坊Rollup如何映射到这个分类体系?是否可能将包含、排序和执行三个功能完全分离?共享Header生产者市场的可行性如何?以及MEV价值捕获机制的优化空间等。这些开放性问题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 经典Rollup架构如何对应这些新型变体?
- 能否通过链上拍卖实现三大功能的彻底分离?
- 共享Header生产者市场将如何运作?
- MEV价值分配机制有哪些改进可能?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