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架构时代的思考
Solana近期的发展确实令人瞩目。这个曾经历Alameda危机低谷的项目,如今不仅价格表现强劲,网络稳定性显著提升,还成功处理了史上最繁忙的空投活动,同时保持着极具竞争力的低交易费用。对于新用户而言,Solana无疑是个有吸引力的选择——毕竟以太坊第二层协议的交易费用仍高达1美元左右,相比之下Solana的优势显而易见。
Solana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单一全局状态架构,这使得市场信号能够即时反映在整个网络中,无需像Rollup或分片架构那样进行复杂的套利和跨链操作。这种设计类似于在全球所有交易所实现24小时无缝交易,任何价格变动都能立即同步到所有交易平台,完全不受地域和时区限制。
然而,这种单体区块链设计也存在明显短板。最突出的问题是验证节点趋向中心化,这源于Solana将执行、共识和数据可用性三个层面集中处理带来的超高硬件要求。与此同时,模块化架构——特别是采用独立数据可用性层的方案——正获得越来越多关注。这种设计不仅能降低交易成本,还能保持较低的硬件门槛(尽管MEV问题仍构成挑战)。模块化还为特定应用提供了定制化链的可能性,dYdX就是最佳例证。
在模块化运动中,Celestia处于领先地位,专注于为Rollup优化数据效率。而以太坊也在逐步向模块化转型,虽然这个过程如同”边飞行边修飞机”。当前数据可用性层(以及模块化堆栈的其他组件)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相信Rollup将成为扩展网络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关键解决方案。
扩展与数据挑战
数据可用性问题最早在区块链扩展竞赛中被发现。核心挑战在于如何最小化数据存储量以最大化网络节点数量——这也是比特币区块大小之争的焦点所在。数据可用性指的是区块链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访问数据的能力,而突破性的解决方案是数据可用性采样(DAS)。正如Bridget Harris解释的那样:”通过DAS,轻节点只需随机抽样区块数据就能确认数据可用性,无需下载完整区块。经过多轮抽样达到置信阈值后,交易流程即可安全进行。这种方法既允许区块扩容,又保持了简便的数据验证,还能节省高达99%的成本。”
目前主要的数据可用性项目包括Celestia、Avail、NearDA和EigenDA。它们不验证交易,只确保区块被共识机制确认且数据对网络可用,将交易执行和验证交给第三方。Celestia已于2023年10月上线,Avail和EigenDA即将推出主网,而Near也刚刚发布了其数据可用性方案。
这些项目各具特色:Celestia采用欺诈证明机制,虽无法支持ZK Rollup,但已服务于70%的新Arbitrum Orbit链;Avail提供快速安全的数据和共识层,支持各类Rollup;EigenDA与以太坊兼容性最佳,利用重新质押的ETH支持Rollup,但缺乏数据采样功能;NearDA则通过分片存储显著降低了Rollup的数据成本。
Rollup的兴起
基于这些数据可用性方案,Rollup生态系统正在蓬勃发展。Manta Pacific采用Celestia后成本大幅降低,已节省百万美元以太坊Gas费;Mantle Network结合optimistic rollup与EigenDA,在保持以太坊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数据成本;Kinto则构建在Celestia上,要求用户完成KYC验证。
模块化架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RaaS(rollup即服务)平台如Eclipse让开发者能自由组合不同技术模块。Conduit更能在15分钟内部署Rollup,支持多种技术栈。这种模块化创新堪比网站建设从手工编码到Squarespace的演进。
权衡与挑战
尽管数据可用性项目发展迅速,外包数据层的安全性仍存争议。Vitalik明确表示“数据层必须是安全层”,Dankrad Feist也强调非以太坊数据层的Rollup不能算作L2。我们认同这些观点——虽然某些应用可以接受较低安全级别,但长期金融资产仍需以太坊级别的安全保障。
以太坊的模块化转型
尽管对外包数据持保留态度,以太坊正积极推进模块化转型。早期分片方案已被放弃,转向以Rollup、提议者-构建者分离和数据采样三大更新为核心的模块化路线图。其中数据采样技术最具挑战性,预计还需2-3年实现。
即将到来的EIP-4844是提升以太坊数据可用性的第一步,通过引入Blob空间可使Rollup成本降低10倍。这虽然只是2-3年的过渡方案,但长期目标是主网支持有效性证明,届时Rollup成本将呈数量级下降。
虽然Solana坚持单体架构有其合理性,但行业整体正朝模块化方向发展。以太坊通过模块化设计有望实现:百万级用户享受低成本交易(可扩展性);抵御审查和51%攻击(安全性);普通设备即可运行验证节点(去中心化)。这并非真正解决区块链三难困境,而是通过模块化网络实现了类似效果。
三者中,去中心化最为关键。以太坊拥有80万+验证节点的分布式网络,配合模块化架构的灵活性,使其在长期安全性和创新性上占据优势。现在的问题是:以太坊能否以足够快的模块化步伐,追赶那些轻装上阵的竞争对手?
行业动态
- Uniswap基金会提议实施代币持有者费用分配机制:详情
- Superstate推出链上受监管的美国国债基金:报道
- Jupiter向Solana用户空投价值7亿美元代币:分析
- Synthetix发布2024发展路线图:查看
- M^0协议实现机构发行国债背书稳定币:介绍
- CoW DAO推出MEV捕获AMM方案:详情
- Morpho借贷协议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
- a16z向EigenLayer投资1亿美元:公告
观点与预测
- 无拍卖师的去中心化拍卖新范式[Dave White/Paradigm]
- OFA机制存在根本缺陷[Snoopy_mev]
- Polygon AggLayer如何改变游戏规则[Peteris Erins分析]
- 链抽象关键要素(CAKE)框架解析[Frontier Research]
- Tron生态价值再评估[The DeFi Report]
- 分拆质押与彩虹质押演进[ETH Research]
- 稳定币市场深度观察[Our Network]
- 比特币ETF与Coinbase收益十字路口[CoinMetrics分析]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2014.html